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诗经·国风·邶风·北门(2)

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鉴赏

  《毛诗序》:“《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高亨:“卫国朝廷的小官吏,俸禄微薄,不够养家,而朝廷的琐碎事务、辛勤的劳役,都要他去担任。他既受统治者的压迫,又苦家庭生活的困难,因作此诗。”本诗语言明白如话,理解似不难。但上引《毛诗》与高亨的解释却大相径庭。

  《毛传》之“忠臣不得其志”说自是牵强;高氏之解前半是矣,但言“受统治者的压迫”不够确切。何者?一、谁证明他是小官?二、既是官矣,则他就是统治者之一分子。全诗三章,章七句。首章前四句总叙因“窭且贫”而“忧心殷殷”,而且“莫知我艰”。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后面三句,“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将自己所遭的困厄归之于天。但不可当成现代人们所说的命运。此诗与前面的诗创作背景大致相同,即卫遭外侮而衰败。诗人和诗主人公都不愿、也不好将这样的灾难归咎于具体的谁,只能说是上天的旨意。但周人信天,更相信只有人,特别是国君的品德有亏才会导致天怒人怨。(与《雅》《颂》同意)故此处天意实含警告。

  诗人不是宏观式的写卫势衰颓,民不聊生,且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只选取一官吏身份者感叹政务繁重以及 “室人”责难。这一手法正是诗的手法。后世的汉乐府,直到杜甫无不用此手法达到一滴水反映太阳光的效果。故此诗与《泉水》有异曲同工之效。《泉水》通过一远嫁的卫女口吻咏叹对卫的担忧;此诗以官吏的口吻,直抒对国事的忧虑。“室人交徧谪我”应具有象征意义。后两章重唱。一方面指出“窭且贫”的具体所指,即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室人交遍谪(摧)我”。

  全诗三叹天命,实警国君及当权者,显得含蓄;但由于用了一个官吏的口吻,又让情感抒发显得真切。徐常吉云:“只隐隐,见是处乱世事暗君,不可明说出,恐失诗人忠厚之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jing/46244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