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关月的经典诗句

诗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年一度又仲秋。仲秋望月在即,品一品古文人关于月亮的诗词,或乐其中,或哀其忧,天上明月,人间美文。天上人间,共此良宵。

有关月的经典诗句

  分享和月亮有关的古诗

  1、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作者:李白,自太白,唐朝浪漫主义诗人。后世誉之为“诗仙”。

  诗解: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挂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这是《古朗月行》的上半部分,描述了儿童对圆圆的月亮的无限想象。很直观,很生动,激起人对圆圆的月亮无限联想。

  不带有任何政治联想地单纯品味这半首诗,则是最妙。文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过分“文化”地解读,也会产生一种负担。

  全诗下半部分,作者借月隐喻,表达了对当局当政者的不满和忧虑。所以还是不读为罢。

  2、静夜思《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解:

  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纸洒在地上,地上好像泛起了一层霜。我不禁抬起头,看窗外天空中的一轮明月,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静夜思》以朴素清新的笔触,叙事般的恬静语气,描写明月之夜远方游子思乡之情。诗中表达的浓郁质朴的思乡之情,引起无数流落异乡之人心灵共鸣。这首诗可谓“千古思乡第一诗”,千百年来,为广大民众传颂。

  3、月下独酌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解:

  这组诗共四首,至今广为流传的是第一部分。荐读这第一篇。

  个人认为,后面几篇,酒话连篇。若为爱酒者品读,则如遇知音。

  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无亲无友孤独一人自斟自酌。

  我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同饮,低头却窥见自己的身影,我,明月,影子,共饮已有三人。

  只是月亮哪里知晓畅饮的乐趣,影子也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让月亮和身影伴随着我,我应趁着美好的春光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这首诗既借酒浇愁,又表达了作者难以诉说的孤独。

  4、关山月《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诗解:

  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乍现。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吹动戍边将士浓郁的思乡之情。思往昔汉高祖亲自出征匈奴,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唐军与吐蕃征战不休。这些边地烽火一直没有停息,使得出征的将士很少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将士仰望边城,因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切。

  5、暮江吟《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解:

  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江面波光粼粼,一半碧色,一半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露水初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好似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新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只是我不喜欢“残阳”这样的表述。如此美丽画面,“残”字未免糟蹋。“斜”字如何?

  一道斜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杭州白堤: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

  苏州山塘河: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的山塘河,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苏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离任后,百姓即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还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纪念。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ju/18840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