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水调歌头教案(2)

水调歌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水调歌头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有着极其丰富深广的意蕴,它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孤高旷达的境界氛围,在月的阴明圆缺当中阐明人生哲理,贯穿着对于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而独到的思索,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永恒魅力。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指导学生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和主旨,掌握本词的名句和哲理句;

  3,背诵本词,尝试默写有关月光与友情的古诗。

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学形式:讲授、提问、练习、诵读等

教学重点:

  把握理解本词所表达的哲理和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

  作者现实人生态度的矛盾与所展示的旷达情怀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各位同学,我们大家有谁听说过享誉文坛有名的“三苏”名?----对,他们就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他们并成为我国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中成就最大的是苏轼,今天我们学的《水调歌头》就是苏轼的一首著名的写中秋的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他的作品集叫什么?---《东坡乐府》,他的诗词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才比天高却命运坎坷,常被贬谪异乡。这首词写的是他41岁被贬谪到任山东诸城知州时在中秋之夜怀念弟弟苏辙(字子由),词中表达的美好情感的词句既表现了他的旷达情怀也表达了人类共同的祝愿,因此流传千古。

二、 新课简析讲评: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

  宫阙que:宫殿不胜shēng禁受不住绮qǐ户:雕花的门窗婵chán娟:指月亮

  2边讲边评新课

  A,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B,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抉择上的徘徊困惑心态;于是想到乘风飞往月宫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分析提问词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C,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1,什么语气----反诘埋怨;2,怀念谁?---弟弟子由。接着有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不可能完美无缺的。——什么语气、态度?------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最后两句是名句

  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D,本词的特点:以月为中心贯穿,色彩绚丽,想象奔放,阐发哲理含蓄自然。

三,朗读背诵课文,思考提问:

  1,本词哪一句最能体现对弟弟的思念?

  2,哪一句最富有哲理?

  3,哪一句是名句?

  4,你还知道哪一些描写月亮或者友情的古代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诗》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四,作业

  1,基础题;

  2,写出描写月亮或友情的三句诗,默写本词;

本文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词牌名

  苏轼北宋文学家

  上片: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下片: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水调歌头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因此,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对阅读材料进行适度的探究、想象、感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好办法。本课主要写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的经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课文用词丰富传神,意境深远而富有美感,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为此,我运用自主探究与朗读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联系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想苏轼所想,悟苏轼之情,并辅之以有感情的朗读,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主要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课题: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来到了,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古代文人都喜欢以月亮为题材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你能说几句吗?

  2、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与月亮有关的文章。

  (板书:但愿人长久)

  (二)联系课题,鼓励提问:

  1、看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2、教师归纳:

  (1)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词的?他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

  (2)书上写的那几句词该怎样理解?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初读课文,抓住情感线(着重围绕第一个思考题):

  1、学生自读圈画(读的形式可多样化)。

  2、组织交流,教师板书: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3、引导学生看板书再提问,即苏轼为什么会心绪不宁?埋怨?宽慰?(重点学习目标)

  (四)转换师生角色,深入探究课文:

  (学生扮演苏轼,教师充当四年级的小学生)

  1、学习1—3自然段:

  (1)师:苏先生,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品尝月饼,欣赏明月,您老为什么如此“心绪不宁”呀?

  (2)学生读书准备。

  (3)指名回答,要求: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回答得有说服力,使人信服。

  (其间穿插多形式的朗读)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苏老先生,您在遥远的他乡思念弟弟,“每逢佳节倍思亲”吗!这我已经理解了,可您又在“埋怨”谁呀?

  (2)学生说(穿插读)

  (3)看图想象(利用多媒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在干什么?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4)重点读好: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学生练习读——指名读(评点读)——齐读第四自然段

  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师:苏先生,后来你的心情变了,还吟诵了一首千古名词,最后五行我已读过,可我还是不明白这几行词怎么能表达你的“宽慰”之情呢?请您给我解释一下,行吗?

  (2)学生各自朗读后两段。

  (3)鼓励学生小组(也可同桌)交流,圈画重点句段,准备回答。

  (4)组织班级交流:

  ①指名说;

  ②小组间相互补充;

  ③学生在书上画出相关词的意思:

  (重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④师生分角色读(分词和词的意思);⑤男女学生轮读。

  (五)朗读四、五、六自然段,加深体会作者情感。

  (六)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三、板书: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思念弟弟

  埋怨:月圆人不圆

  宽慰:真情留人间水调歌头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常识;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3探寻人生哲理学习超然豁达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

  4熟读成诵。

  学习重点:

  ①学习目标4

  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

  词的意境及思想感情

  学法引导:

  了解背景→想象意境→感悟思想→深情诵读→探寻哲理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收集信息:苏轼重要经历、写作背景。

  二、自读课文两遍,注意读准下列词语及句子:

  宫阙(que) 绮户(qi ) 朱阁(ge ) ______婵娟(chan) 琼楼(qiong) 不胜寒(sheng)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三、总结阅读效果,在此基础上品读文章(揣摩语句、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心情)。

  有感情诵读两遍,然后在组内展示比读,评出朗读最有韵味,最有感情的一位同学在全班展示。

  四、心灵体验—转变角色、走进情境、感悟思想:以苏轼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叙述此情此景交流读书心得:

展示交流

  一、播放《春江花月夜》曲,学生展示读:①学生单人配乐朗读,学生点评,教师点拨(语速,语调,重音)。

  ②男生配乐读上阙,女生配乐读下阙。

  二、由背景介绍到文章解析:

  1、以苏轼自述的方式有感情地描述情景

  2、解释重点词义:

  达旦 把酒 不胜 何似 何事 婵娟

  3、概括词主要内容,从词句中探寻作者思想感情。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5、背诵此篇

  三、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最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圆满的生活;月光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寄托了人类多少美好的理想和憧憬。当你在一个恬静的夜晚,仰望明月,你会联想到什么呢?请你放飞思维、以“月亮”为话题进行作品展示:

  ①借月抒怀的诗篇

  ②借月抒怀的歌曲

  ③画一幅画,体现一种意境

  ④说一段优美有哲理的话体现一种思想

  四、学习心得:

清堂巩固

  默写《水调歌头》

  精彩语句的赏析

【水调歌头教案模板集合六篇】相关文章:

1.水调歌头教案模板锦集六篇

2.水调歌头教案集合7篇

3.水调歌头教案集合9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uidiaogetou/41892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