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2)

苏轼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相关试题及答案

  1、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彭蠡(lǐ) 栖鹘(hú) 颧鹤(guàn)噌吰(zhēng)

  B、钟磬(qìng) 穴罅(xià) 磐石(bān) 磔磔(zhé)

  C、桴止(fú) 夜泊(bó)无射(yì) 汝识之乎(zhì)

  D、莫夜(mò)穴罅(xià)铿然(kēng) 镗鞳(tāng)

  2、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

  A、水石相搏(击) 舟行适临汝(往)

  B、下临深谭(面对) 虽知不能言(说)

  C、扣而聆之(听) 余方心动欲还(心里有所感动)

  D、桴止响腾(上升) 自以为得其实(真相)

  3、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对李渤的看法“余尤疑之”。

  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令人觉得恐怖。

  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

  D、作者用典故作比,说明山由钟名。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鼓:振动)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虽:即使;)

  B、扣而聆之,南声函胡……(扣:敲击)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恰好)

  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向:刚才的) 汝识之乎(识:记得)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无射:无射钟)

  大石侧立千尺(侧:名词用作状语,在旁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古之人不余欺也!

  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6、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此余之所得也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7、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8、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我从齐安去临汝,但是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齐安出发到临汝去,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9、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10、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北音清越

  C、长乐王回深父D、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2、下列加粗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彭蠡之中有石钟山焉 于是余有叹焉

  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至莫夜月明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D、而此独以钟名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下列加粗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A、微风鼓浪 事不目见耳闻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大石侧立千尺

  D、扣而聆之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4、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之铿然有声者

  B、此三者,吾遗恨也有大石当中流

  C、得双石于潭上盛以锦囊

  D、此世所以不传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5、翻译下面句子: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而陋者及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答案

  1、C(A项中“噌吰”的“噌”应该读“chēng”,B项中“磐石”的“磐石”应该读“pán”,D项中“莫夜”的“莫”应该读“mù”)

  2、A(B言,用语言表达C心动,心惊D腾,传播)

  3、A

  4、B该项中“适”应该解释为“往”

  5、A(1)(5)两处的“之”解释为“的”,(2)(3)(4)三句中的“之”是代词。

  6C 7B 8A 9D

  10、B。ACD三项的通假字分别是“莫”“父”“厌”。B项没有通假字。

  11、D.“其实”的意思是“它的真相”,在现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实际上”,故选D。

  12、D加点词语都是介词,“用”的意思。13、C加点字的活用情况都是名词作状语

  14、C,都是介词短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B判断句和省略句,D判断句和被动句)

  15、(1)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

  (2)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3)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4)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1.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2.关于苏轼《石钟山记》的原文及翻译

3.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注释

4.《苏轼列传》原文及翻译

5.苏轼列传原文及翻译

6.水调歌头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苏轼

7.苏轼《西江月》 原文翻译及赏析

8.苏轼《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ushi/27313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