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走近黄州寻访苏轼教案设计(3)

苏轼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七、教学过程:

  (一)、出示投影,导入课堂:

  1、由苏轼的诗歌《自题金山画像》引领,对他的一生做出概括。

  2、由余光中的《寻李白》引领,对苏轼的成就作以评价。

  3、黄州与苏轼。

  无论失意的一生还是丰盈的一生,我们都不能不提到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黄州,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荒草凄凄、鸦鹊翔集的小地方,然而,作为苏轼人生的转折,却怎么也抹不掉它留给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目睹了一个正直官员的倒下,也见证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黄州永远是苏轼生命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州,寻访苏轼当年的足迹。

  板书:黄州●苏轼

  出示投影:

  探究要点:赏析苏轼黄州期间的作品,了解苏轼的心路历程,把握他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和情感态度。

  (二)、品评作品,解读苏轼:

  1、回顾苏轼作品,品评东坡印象。

  出示投影:环节一:作品之精神气质篇

  精神气质:诗意理想的苏轼,清醒现实的苏轼。

  多愁善感的苏轼,豪迈旷达的苏轼。

  2、梳理苏轼人生,探寻心路历程。

  出示投影:环节二:人生之情感态度篇

  1、明确:初到黄州——苦闷自伤缥缈孤鸿影(投影)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搜集的作品筛选出典型代表并加以解说评点。(《卜算子》《西江月》)

  2、明确:黄州中期——平和淡泊江海度余生(投影)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搜集的作品筛选出典型代表并加以解说评点。(《临江仙》《满庭芳》)

  3、明确:黄州后期——豪放旷达烟雨任平生(投影)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搜集的作品筛选出典型代表并加以解说评点。(《定风波》《水调歌头》)

  4、小结:由初到黄州的苦闷自伤,到黄州中期的平和淡泊,最后变为豪迈旷达,苏轼完成了心灵的蜕变和精神的升华,以超然、淡定、豪迈、放达,给人们展示出一个永远朗笑着吟啸徐行的可敬的东坡居士。

  (三)分析比较探究,把握苏轼的旷达。

  1、比较李白、杜甫、辛弃疾的人生态度。

  2、明确与把握苏轼的旷达。

  3、小结:

  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有一副对联:荣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边云卷云舒。这是对苏轼旷达的最好诠释:一种淡泊与悠远,一种豁达与平和,一种洒脱与从容。

  (三)、个性解读,思维训练:

  1、设问:

  在余秋雨眼中,苏轼是中国古代最亲切、最高贵、最有魅力的文人,我们前面的研讨印证了这一点。那么,在座的同学是不是都认同他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态度呢?对苏轼,我们有没有新的、别样的看法?

  2、引导学生作逆向思维,以《定风波》为例,说说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3、教师归纳,引入人生观教育。

  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自己的事,只要热爱生活,一方静夜的星空,也能读出缠绵的诗意。但是,更绚丽的人生则告诉我们: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傅雷语)

  (四)、总结收束,思索感悟。

  结束语:

  黄州虽然是这位巨人政治生涯的低谷,却也成为苏轼文学的圣地、东坡精神的丰碑。经历了反思、成熟和超脱三个阶段的变化,在黄州这样一个僻陋贫瘠的寂寞之乡,苏轼抚平了青年时代的激情和傲气,驱散了乌台诗案的阴云与瘴气,达到了他做人和为文的最高境界。

  人事代谢,宦海沉浮,苏轼把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悟都凝聚在了长江边上的这座小城,随着滚滚东去的长江之水,发出他响彻千古的天籁之音。东坡的精神和人格也如滔滔江水在时间的长河中奔腾不息。

  让我们随着这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感受来自他的旷达与豪迈,沛然与不朽。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堂。

  请结合这节课探讨的内容,自选题目,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

  参考角度:1、一蓑烟雨任平生——我看苏轼与黄州作品。2、苏轼的黄州心态之我见。3、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在黄州

  (附)板书设计:黄州苏轼

  前期——苦闷自伤(缥缈孤鸿影)

  中期——平和淡泊(江海寄余生)

  后期——豪迈旷达(烟雨任平生)

  附件:

  课外选编的黄州五年苏轼不同思想阶段的作品

  1、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1080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 西江月中秋(1080年)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3、满庭芳(1082年)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4、临江仙夜归临皋(1082年)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5、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1084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八、教学反思:

  (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ushi/58104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