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巫山高》李贺唐诗鉴赏(2)

唐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开篇写山:“碧丛丛,高插天”,只六个字就把巫山的特有风貌勾勒出来。巫山在今四川与湖北两省交界处,长江穿行其中,雾露时霑,树木茂盛,远远望去,莽莽苍苍,这种景象被诗人用一人“碧”字准确地概括了。巫山有十二峰,高度从海拔一千公尺到一千五百公尺不等,其中以神女峰最为奇秀。“丛丛”写出它的峰峦众多。诸峰本来就很高峻,一般人对巫山的印象又是从江上舟中获得,仰视的角度靠近山脚,所以有高插云天之感。清人王琦注云:“ 首句一作‘巫山丛碧高插天’。”今本《乐府诗集》的注者认为它比“碧丛丛,高插天”胜,其实不然。因为一、题到《巫山高》,句首的“巫山”二字可省,否则累赘;二、“丛碧”不及“碧丛丛”,后者运用叠字,加强语调,突出巫山峰峦之多,不只挺拔,而且秀丽,而前者与“巫山”、“高插天”连读,就觉疲弱,没有精神。

  次句前半写水。翻滚着巨澜的长江从山脚下流过,这样,山的风貌便整个儿显示出来。后半融进神女的传说:在奔腾不已的江水之上,在碧丛丛的山峦之间,飘浮着缕缕烟云,仿佛是神女的踪迹。“神曳烟”可视为《高唐赋》中“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翻新。

  此处正面写巫山神女。紧接着凭借想象,描写楚王萌生旧情,从而魂游巫山:“楚魂寻梦风颸然。”那吹动烟云的风,想来是楚王的幽灵,在追求神女,希望重温旧梦。某些注家认为此句别有深意,大抵在“寻梦”二字上做文章,试图证明它用的是以古喻今的手法,所谓隐射唐明皇的论点,这样作出的结论,并无多少依据。从诗歌本身看,不过驰骋想象,抒发怀古幽情而已。“晓风飞雨生苔钱”是过渡句,承上启下,由想象的境界引入现实的土壤。那“颸然”的凉风以及随之飘洒的云雨,留下的不只是那玫瑰色的高唐梦,还有斑斑驳驳的苔钱(圆形苔藓),它们散布在岩石上,仿佛告诉人们,梦境已经破灭,剩下的唯有悲凉的氛围和伤逝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ngshi/4748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