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3)

桃花源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7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10-13题。(12分)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骧,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阡陌交通(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无论魏晋( ) ④处处志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文中体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① ② 。

  4.选文第①段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2分)

阅读答案:

  1.①田间小路②妻子及儿女③不要说,(更)不必说④做标记

  2.①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②村中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3.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答题要点:环境优美,物产富饶,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意近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8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的作者是 ,东晋时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延至其家 (2)处处志之

  3.作者在第①段描绘了桃花源的美丽景色,从全文来看,这段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4.作者在文中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理想,这种美好的理想能从哪些具体的描写中体现出来?

  5.作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的是什么样的人生理想?

  【参考答案】

  1.陶渊明

  2.(1(邀请 (2)做标记

  3.美丽的景物引起渔人的好奇,从而引出桃花源,并为描写桃花源的美景作铺垫。

  4.通过第②段的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绘和第③段的对桃花源淳朴民风的描写表现出来。

  5.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的理想境界。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9

  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问题:

  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发现桃花源( )( )

  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词。

  (1)悉如外人( )

  (2)便要还家(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访问(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1)咸(皆)

  (2)延

  3.(他们)问起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4.寄托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的美好生活和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意对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10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

  【甲】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记(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谜,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甲诗乙文的作者均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B.陶渊明,一名侃,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C.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派鼻祖。

  D.甲诗乙文均有感而发,写于作者辞官归隐之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诗中的“心远”“悠然”等词语表现出诗人心境高远、超凡脱俗的恬淡心境。

  B.甲诗结句言尽而意无穷,隐约流露出作者归隐后淡淡的怅惘与迷茫,令人回味。

  C.乙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谦虚低调,不希望外人打扰的心理。

  D.乙文末段刘子骥探寻未果的描述,更显桃花源亦真亦幻,文章主旨也朦胧隐晦。

  9.作者借甲诗表达对_________生活的热爱:借乙文表达对__________的理想社会的憧憬,两诗文都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______。(3分)

  答案:

  6.B

  7.(源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8.A

  9.宁静淡泊的田园和平安宁不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huayuanji/451094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