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的方案

桃花源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 :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8

  设计指导思想: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1.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成语“世外桃源”或陶渊明诗句导入

  二.陶渊明简介

  三.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字词训练(投影)

  1. 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 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 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 通假字:“要”同“邀”

  5. 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 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三、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四、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 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 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 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2.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七. 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 深入讨论

  1. 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 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九. 总结结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十.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书后思考练习。

  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二 : 桃花心木优质课教案设计

桃花心木优质课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义教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台湾作家林清玄散文。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借树喻人,文笔朴实流畅,寓意深刻。

  本文所在组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课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阶段阅读目标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拓展阅读面。”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自主意识、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逐渐增强。生字词可以在预习中自学学会。四年级接触过借物喻人的文章,对这种表达方法并不陌生的,但对物与人的连接点却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插秧、枯萎、依赖、锻炼、优雅”等词语,理解“莫名其妙、语重心长、基业”等的意思。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4.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联系生活实际领悟作者受到的启迪,从而感受育人的真谛。

  5.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种树人的用心,领悟作者受到的启迪,从而感受育人的真谛;学习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

  评价设计:

  目标1:学生在预习中通过自学达成,上课初通过开火车读词、交流学习收获来考查。

  目标2、3:当堂学习,并通过填空背诵、配音诵读达成。

  目标4: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之后,通过小组展示来检测。

  目标5:通过“小练笔”来检测达成情况。

  课前准备: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自学。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存疑激趣。(3’)

  1、揭题质疑:

  2、交流资料:

  3、存疑激趣:

  (1)树名由此而来,那么,以《桃花心木》为题的这篇文章是否在写桃花心木呢?大作家林清玄为什么以此为题呢?

  (2)大家先别急着说,我们存个疑问,待课文学完后再来交流。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5’)

  1、检查字词

  (1)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2)在读、写方面,最想提醒大家哪个字?

  (3)最想给大家讲讲哪个词?

  2、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交流。

  三、问题导学,感悟用心(15’)

  1、那么,种树人的哪些做法让作者感到奇怪?他这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件出示导学提纲,学生自学。

  2、小组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1)出示表格:

  (2)在小组汇报过程中,相机出现相关的语句;小组同学之间或互相补充,或提出不同见解,或提出疑问;全班共同讨论完善表格。

  3、同学们,如果你就是种树人,我就是作者,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

  别急,请各位种树人再精心地准备一下。

  现在,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惑呀?

  师生角色问答。

  师小结。

  四、领悟写法,实践运用。(15’)

  1、你的做法让我非常感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尚且如此,何况是育人呢!

  课件出示种树人的话。

  (1)师配乐读。生齐读。

  (2)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挫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我们应该怎样做?

  (3)“很少的养分”指什么?“巨大的能量”指什么?

  (4)种树人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让我悟出了育人的真谛,这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值得积累。自己练练;填空读(这样还会读吗?);背诵。

  2、还记得刚上课时存起来的问题吗——课文为什么以《桃花心木》为题?课文只是在写种树吗?

  (1)种树和育人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对比着读两段话,小结:看来,不论是树还是人,都要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经受磨练,才能茁壮生长,这是种树与育人的神似处,也是借物喻人的连接点。

  (2)我们四年级也曾学过借物喻人的文章——

  《落花生》,借花生比喻什么样的人?

  《白杨》,借白杨来赞美谁?

  3、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自己的习作立意深远,让人回味。想不想试试这种写法?

  (1)教师课件出示:

  小练笔:

  1. 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让我想起了--------------------。

  2.最弱小的却是最强大的。一只小小的蚂蚁根本不可能搬动这块糖球,但是,当许多蚂蚁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就凝结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由此,我想了到了--------------------------------------------。

  学生说话,集体交流、评价。

  (2)教师课件出示四幅精美的图画。请在练习本上写一段话。

  学生写话,集体交流、评议。

  五、推荐作业,课外延伸(2’)

  课件出示:

  推荐作业:

  1、仿照课文的写法,从身边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中,选择一个使你有所感悟的写清特点,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

  2、阅读林清玄的其他作品。

  课件出示:林清玄作品简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huayuanji/84486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