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4)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孔子的弟子颜回,可谓仁者也。然而他29岁,头发尽白,早死。荣启期也是有名的好人,但九十岁还过着饥寒生活。他们虽留下身后美名,但死后何所知。人生在世,有些人厚自养身,把身躯看得千金一样贵重,但临终时,再宝贵的身躯,也得消灭。西汉杨王孙于病危时,嘱其子裸葬,要以身亲土。人当解其真意。这首诗的前八句说名不足贵,后四句说身不足惜,都是愤世之言。 -

-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这首诗把醉者醒者加以比较,认为醒者拘与世俗之见,显得愚钝可怜;醉者能勘破虚伪,倒见出他的清醒。说明世事昏昏,不堪闻问,只好用沉饮迷醉,以示愤慨。有二客虽同一居处,但取舍态度完全不同。一客常独醉,一客终年醒。两个人互相讥笑,对方讲的话,谁也听不进去。醒者小心拘谨是多么愚钝,醉者颓然狂放倒比较聪慧。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说:“醒非真醒而实愚。醉非真醉而实颖”。告诉那些醉酒的人,日落后应该秉烛夜饮。 -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21751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