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诗歌中的自然美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引导语: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对中国文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创造了田园诗的新形式,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影响着后代诗人的创作。下文是他的诗歌中的自然美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陶渊明,东晋诗人,一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现存诗一百二十多首,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篇。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他农村生活的情景,开创了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现仅就“田园诗的自然”的思想本质、田园诗自然美的内容、自然美的艺术特色以及陶诗对后世的影响四个方面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自然美。

  一、“田园诗自然美”的思想本质

  纵观中国古代的诗人和文学艺术家,我们常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不少人越是轻视社会现实功利,越是回避人生和生活,却往往更能引起后人的敬仰和顶礼膜拜,如晋代的陶渊明就是一例。在那个悲惨的,充满着野蛮的杀戮和政治动荡的时代,他没有投身时代洪流,沉浮于政治历史舞台,而是躬耕南山之下,倘徉林泉之中,忘情杯盏之间,老死户牖之下。与他这种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处世态度相反,他获得了他同时代那些对功名利禄炙手可热梦寐以求的不朽的名声。

  这种现象我们应作何理解呢?但有一点,肯定陶的处世哲学就等于否定社会历史的进步,而否定它又难以一笔勾销文学史上种种情感体验和美学观念。即使从“历史的合理性”角度去解释,肯定其历史合理性部分,扬弃其弊端,仍给人闪烁,模糊的感受。

  二、陶渊明田园诗自然美的内容

  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陶诗的内容相当丰富,从多方面地描写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达到自然美的境地。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1、他的田园诗提倡躬耕,并亲自实践,把自食其力的劳动作为最符合自然的原则。他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却不营,而以求自安”,人生所归,归向于道,但不管归向什么道,首先要吃饭穿衣,所以经营衣食是归道的起点,躬耕劳动是实践自然之义的开端。

  2、表现农村美和悠然自得的心情美。如《归园田居》其一:诗人对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的白描,给人们呈现了一幅农村恬静美好的风情画卷,令人驻足神往,仿佛将要置身于世外桃源。同时,我们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田园风物由衷喜爱和深深依恋之情。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一,给人无限遐想,留下无穷的回味。

  3、一部分的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之美。这类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最为突出,这是陶渊明田园诗最有特色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从中不难看到躬耕的极大热情,虽然是早出晚归,收获不丰盛,但诗人的心情是舒畅的,如果没有对农业劳动的热爱之情,就不可能如此坦然,而相反,牢骚满腹。这是一个从仕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日荷锄归夕露沾我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在农耕生活的描写背后,隐含有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4、还有一部分反映了农村的调蔽和自己的窘困。如《怨诗楚调示庞王薄邓治中》:“炎火要焚如,螟蛾姿中用。……造夕是鸡鸣,及晨愿鸟迁。”从这里就可以隐约地看到战争和灾害对诗人个人的困厄以及农村经济的破坏,农村美好生活的损蚀。

  三、自然美的艺术风格――真、淳、朴

  中国文学艺术家们认为天地万物的自然美才是真美。因而艺术创作要力求浑然天成,达到自然之美的最高境界。它反对人为的娇揉造作,雕章琢句、堆砌典故,制造人为的晦涩、浮摩、怪诞,崇尚真淳、质朴、清新。

  “真”追求人性美 。老子说过“见素抱朴”,所谓绚烂归于自然、平淡,好的艺术真是不需要多费口舌,或者充满花哨的笔墨,重要的是韵味的流动,也许你看不见,却时时回荡你心间。

  “淳”体现社会美。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田园诗的特点,是在描写农村景物中,不单纯着意于形貌的刻画,而是随意于神韵的点染,因而诗中的画面不现雕琢痕迹,自然而真实地表现出情真、景真、事真、意真,语言自然朴素,表现出单纯自然、浑然淡远的新颖风格。

  “朴”体现清新的艺术美,似癯实腴。陶渊明的诗,很明显的抒情,很朴素的描景,从不假手于辞藻的堆砌,也不乞灵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大多如口语不经意流出,自然真切,是诗人心胸的真实展示,读起来无限亲切熨帖。语言看似简易,其实正是艺术造诣高超的表现。

  四、陶渊明及其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对中国诗乃至中国文化史所产生的影响,却大都令人难以置信,他对自然本体的回归,使他产生了与自然物态的审美投入关系。田园风光描写达到主客体合一的境界,自然景物染上了鲜明的主体色彩,有一种生命的充实感,表现了光明峻法的人格价格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加之他的诗又能“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显现一种既平淡自然,又朴实渊深的风格。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2582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