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室无莱妇?(2)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于是,陶渊明的诗文中,屡次提到一些古代高洁的隐士,兼及隐士的妻子。这些人都是甘心隐居,过贫苦生活的,甚至他们的妻子还鼓励丈夫这样做。比如渊明诗文提到的黔娄和黔娄的妻子。《咏贫士七首》:“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五柳先生传》:“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尤其是《五柳先生传》,引的竟然是黔娄之妻的话,古人很少在诗文中引用女人的话的,可见渊明是多欣赏她了。

  另外如《咏贫士》其七: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

  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

  谁云固穷难?逸哉此前修。

  此诗提到了古代贫士黄子廉,应该是三国时黄盖(周瑜打黄盖那位黄盖)的先人。《三国志?黄盖传》注引《吴书》说:“黄盖乃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王应麟《困学纪闻》引《风俗通》中记载:“颖水黄子廉每饮马,辄投钱于水,其清可见矣。”倘若这两个黄子廉是一个人的话,那么可以知道他担任过南阳太守。诗中“一朝辞吏归”可能就是辞去南阳太守了。这诗里面写了黄子廉辞官,家境清贫,妻子儿女都很痛苦,挨饿时妻子对着他哭。但是黄子廉还是“固穷”——坚守住了清贫,并没有为了改善妻子儿女的生活,再入仕途。陶渊明写这首诗,恐怕是借古人来写自己的生活吧。

  有时想想,很多人不得不在险恶的官场、浑浊的商场里周旋,很多时候不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是要让妻子儿女过得好一点。尤其是古代,女人没有经济收入,完全依附于男人。戴表元《韩君美经历赋孟夏木长五诗示仆因写鄙怀通呈阮使君君美与诸公讲易》诗:“吾评陶渊明,略似段干木,诗文虽家满,不饱妻子腹……”(《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二十七)忽然想起京剧玩笑戏《一匹布》里张骨董妻子对他丈夫说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不能穿衣吃饭,我是何必嫁汉?”张骨董说:“娶妻娶妻,挨饿忍饥。不能挨饿忍饥,我是何必娶妻?”最后,戏里面张骨董的妻子跟别人跑了。但这出戏编排的让大家都觉得张骨董活该,他妻子跟人走了过好日子去是应该的。可见,这就是世俗人的想法。而我有时又觉得,陶渊明不肯出仕,是为己;出仕,是为家。从这一点来看,陶渊明未免有点“自私”。比如萧统《陶渊明传》中记的这两件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3286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