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真率自然陶渊明:诗风太超前 在当时反不受重视(2)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论者谓五言诗平远一派,自苏李、《十九首》后,当推陶彭泽为传灯之祖,而以储光羲、王维、刘、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家为法嗣。但吾观彭泽诗自有妙悟,非得法于苏李、《十九首》也;其诗似《十九首》者,政以气韵相近耳。储、王诸人,学苏李、《十九首》,亦学彭泽,彼皆有意为诗、有意学古诗者,名士之根尚在,诗人之意未忘。若彭泽……何尝以古诗某篇最佳,而斤斤焉学之,以吾诗某篇必可传,而勤勤焉为之。名士与诗人,两不入其胸中,……味“自娱”二字……绝无名根;……其视树木交荫,皆自然之文章,而时鸟变声,皆自然之丝竹也。……大抵彭泽乃见道者,其诗则无意于传而自然不朽者。

  他认为渊明不像后来人,在胸中横着“名士”与“诗人”的执念,会去刻意学谁,又会认为自己诗会被后人传诵。当然,这种说法也不错。不过我认为渊明还是会在乎后人来读自己的作品的。因为他在诗中说“不赖固穷节,谁当百世传”,可见他还是有儒家“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观念的。只不过渊明舍弃了“立功”,选择了“立德”与“立言”。

  贺贻孙《诗筏》还辩驳了渊明之诗出于应璩的观点:

  使彭泽果出于应璩,岂复有好彭泽哉?余谓彭泽序《桃源诗》云“不知有汉,何况魏、晋”,此即陶诗自评也。

  他的意思是应璩的诗也不见得怎么样,如果渊明取法乎中下,怎么会写出上乘的诗作来呢?世人还会喜欢渊明的诗么?叶梦得《石林诗话》也说:“然论陶渊明乃以为出于应璩,此语不知其所据。……且此老何尝有意欲以诗自名,而追取一人而模放之,此乃当时文士与世进取竞进而争长者所为,何期此老之浅,盖嵘之陋也。”直到清朝沈德潜《说诗晬语》中还说:“陶公以名臣之后,际易代之时,欲言难言,时时寄托,不独《咏荆轲》一章也,六朝第一流人物。其诗自能旷世独立,锺记室谓其原出于应璩,目为中品,一言不智,难辞厥咎已。”客观的说,渊明读过应璩的诗,借鉴一点,也属正常,但像钟嵘那样说他出于应璩,则未免过于狭隘了。君不见,现在还有人传诵应璩的诗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3540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