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为何被称为中土“第一达摩”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渊明最早被人称作“达摩”,便缘于这两句家喻户晓的名句。宋代施德操《北窗炙輠录》中引正夫的话说:“时达摩未西来,渊明蚤(按,通“早”)会禅。”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是西汉末年(或云东汉时期),但当时所传佛教为小乘佛教,影响亦不甚大。佛教在中国盛行,达摩西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达摩,天竺僧人,亦称菩提达摩。达摩西来,是梁武帝普通元年的事。武帝迎至金陵,然后来二人议论不合,达摩一苇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据说达摩为天竺禅宗第二十八祖,中土初祖。

  渊明乃晋宋之间人,较达摩为早,因此正夫说渊明未等达摩传法,早就悟到禅宗的深义了。那么禅宗之义是什么呢?禅宗以静坐默念为修行之法,讲究不立文字及顿悟。而此诗讲的“此中有真意”,颇似“顿悟”;“欲辨以忘言”,又似“不立文字”。

  关于不立文字,《楞严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真理相当于“月”,文字相当于指月亮给人看的“手指”,人们不应专注于手指,而是要看到月亮。那么以渊明此诗来比附,“真意”即“月”,“言”即“指”。这两句诗确实有点禅宗的味道,佛家的风范。

  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中论及渊明“问君何为(能)尔,心远地自偏。此还(间)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四句诗与佛教的关系时说:

  清悠澹永,有自然之味,然坐此不得入汉、魏,果中是未妆严佛阶级语。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3540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