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闲情赋》译文(2)(2)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闲情赋》与《归去来辞》的承接与照应

  纵观陶渊明的作品,《闲情赋》一文就思想内容而言与陶渊明其余的作品也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突出地反映在了该文与《归去来辞》一文的承接上。在《闲情赋》的第三段中,陶潜决定放弃爱情,回归田园。里面描写他的心情特别迷惘、迷茫,好像在大沙漠里没有水,没有出路,最后他决定把这些感情扔掉。在这篇文章中,爱“契契以苦心”给作者带来的忧愁和痛苦胜于快乐。这中间盲目的情、色也好(“在衣而为领”),高尚的情感也好(“在木而为桐”),都让作者“拥劳情而罔诉”,不知所措。这种独愁和失落(“独悁想以空寻”),也不能给作者任何满足感。在这一段描写中,陶渊明决定回归田园,引用《诗经》、《论语》、《楚辞》中的象征。比如,作者决定把自己藏起来,以大自然为保障:“翳青松之余阴。”在这里,作者所提出的青松,有道德高尚的含义。以青松代表君子,是中国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孔子就说过,青松是一种强壮的、令人尊重的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左芬也在她的赋里把自己比喻成青松,为了表示出她的高尚品德:“若君子之顺时。又似乎真人之抗贞。赤松游其下而得道。”由此可见,青松在陶渊明的前后都赋有高尚的含义,而作者如果要把自己藏在青松的树荫之下,那么我们可以猜测,作者的放弃爱情,是在追求更高的道德。但是,第三段中,大自然也不完全是道德高尚的象征,也不完全是提供安慰的源泉。大自然也是作者感叹的对象:“瞻夕阳而流叹。”在这中间,关于田园的描写与《归去来辞》有对比,也有回应。比如说,在《闲情赋》中“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所表达的意思,是作者为太阳落山而哀悼,可是在《归去来辞》中,作者反而把夕阳写得很正面:“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里陶渊明的天才显露出来了。他在两篇辞赋里用同一样的情景:月亮出来,太阳落山,鸟归巢,来表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在《闲情赋》里,太阳落山是一种负面的情景,因为日头“没”,鸟归巢,也是孤独的,是孤独的声音和意象。最后的一句“兽索偶”,指的是别的动物同作者一样也找不到伴儿,孤独而不还。《归去来辞》中同样的描写,却可以用来表达积极、热烈的情感态度。云从山间出来,鸟飞累了而归巢,反而表达出一种舒服的安慰。同样,太阳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将入”,作者就抚摸着青松。这里我们又见到青松,道德高尚,给隐士以安慰的一个东西。由此可见,陶渊明在两篇辞赋中,以同样的景物来抒情,正可以说明:《归去来辞》是《闲情赋》的一个比较对象,也是它的回应!

  这种回应或者说回音,在两篇辞赋中具有一问一答的作用。《闲情赋》因为在时间上比《归去来辞》写得更早,那么《闲情赋》里的情景就是问,《归去来辞》中的描写则是答。在《闲情赋》里,为了表达他的哀悼,作者用秋冬两个季节的描写,来渲染一种悲哀的气氛:“叶爕爕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可是在《归去来辞》中,陶渊明则引用春天的例子,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归去来兮”的兴奋:“农人告余以春及……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大自然不但可以表达出完全不同的情绪,也在两篇文章里,让读者感觉到两者之间不绝如缕、前后承接的关系。所以,我认为,《归去来辞》在语言上和意义上与《闲情赋》都有密切的联系。陶渊明用华丽流畅的语言,把两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委婉地连接起来了。

  在《闲情赋》里,陶渊明找不到出路:“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以无攀。”可是在《归去来辞》中,陶渊明是有办法,有出路的:“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而且险峻的山崖,反而没有《闲情赋》里的“无攀”之山那样可怕,甚至是完全可以克服的:“登东皋以呼啸”。两相比较,这么多相互照应的例子,读者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两篇文章是有内在的连贯性的。也可以说,在《闲情赋》里,陶渊明一方面是在自然中找能够安慰他的青松之余荫,可又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前路之长远:“神飘飖而不安”;可是在《归去来辞》中,“寔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他特别坚定,知道前路不远,也知道以前感情的“非”,现在的决心才是——“是”。在《闲情赋》最后,陶渊明最终因为难过(“徒勤思以自悲”),就觉得应该放弃这些让他难过的情绪:“寄弱志于归波”。由以上的分析来看,陶渊明的《闲情赋》并不是萧统所说的“白玉微瑕”,也不单单是鲁迅所称赞的“自白”,更是体现了陶渊明内心挣扎的一篇文章。里面的感情是陶渊明生活中真有的感情。无论是“弱体难安”这种跟他人有关的忧愁,还是“兽索偶而不还”这种对自己孤单的感叹,陶渊明的感情都延续到了《归去来辞》,也在此中得到回应。这样,也许陶渊明的《闲情赋》可以在《陶渊明集》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47585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