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苏轼和王安石的共同点(2)

王安石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这是多么强的反差!这是多么大的逆转!这是多么美的结局!这是多么佳的传说!

  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我读了些关于王安石和苏轼的书籍文章,心中得出了答案。因为他们处在“同一层次”上,有着“共同点”。

  两人有着共同的政治理念。他们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安定、百姓的生存,是他们忧患意识的主体内容。他们读诗书,取官职,一方面是实现自身价值,一方面是实现政治抱负。虽然他们之间政见对立,但只是在形式、方法、路径、手段、措施上的判断选择不同,但终极目标和愿望是相同的,那就是为了国家、社会和百姓。他们不是借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之机,为个人和小集团掠夺财富,攫取利益,满足私欲。如果其中一方是个混食俸禄的政客,不可能有后来的结局。

  两人有着共同的道德取向。在王安石与苏轼的激烈攻击中,只有政治观点上的批判,没有为人上的指责。从史料上看,他们二人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坚持真理而不见风使舵,伸张正义而不助纣为虐,光明磊落而不阴险狡诈,清正廉洁而不浊邪腐败,淡名薄利而不追名逐利;心怀宽阔而不鸡肠小肚,尊重人才而不嫉贤妒能,谦恭温雅而不骄蛮妄横。如果其中一方是个五毒俱全的污吏,不可能有后来的结局。

  两人有着共同的知识才华。王安石与苏轼,同为进士出身,同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同列入为“唐宋八大家”。王安石散文雄健峭拔,诗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留下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苏轼散文汪洋恣肆,诗清新豪健,词创豪放一派,书画造诣很高,留下了《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枯木怪石图》等。如果其中一方是个不学无术的官混,不可能有后来的结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anshi/21750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