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王安石变法为敛财(2)

王安石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变法执行者多为“小人”缺少操守

  王安石上台之前,声望非常高,大有“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③之势。他与司马光、吕公著、韩维关系密切,被称为“嘉祐四友”。变法初期,程颐、苏辙也参与其中。但随着变法日渐损害到从官僚地主到普通百姓的利益,越来越多士大夫同王安石决裂,其中就包括司马光、吕公著、苏轼等,也包括王安石的恩师欧阳修。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④为口号,将所有反对意见一概归为流俗之言,将所有反对变法的大臣全部驱逐出朝廷。

  王安石变法为敛财 开启党争导致北宋灭亡

  驱逐反对派后,王安石启用大批少年新近之人,包括吕惠卿、章惇、曾布、李定等,他们不少人才华横溢,但政治操守一般。比如变法副手吕惠卿最初附和王安石,当上参知政事(副宰相),但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吕惠卿千方百计排挤王安石,甚至将王安石写给他的信给宋神宗看。王安石退居金陵之后,还经常写“福建子”(吕惠卿为福建泉州人)三个字,深悔为吕惠卿所误。李定也多次被御史弹劾不为庶母服孝。

  正因如此,在后来的历史叙述中,这些人往往被称为“小人”。启用“小人”虽解决了人才不足的问题,但他们操守上的瑕疵却使王安石承受着严重的舆论指责。

  变法开启朝廷党争导致北宋灭亡

  王安石变法目的是为富国强兵,从结果来看,可谓富国有术,强兵无方。通过青苗、募役等法令,政府聚敛起大量财富,但导致民怨沸腾。另一个严重后果是,王安石变法使朝臣分裂为反变法派和支持变法派,即“旧党”和“新党”。宋神宗死后,先是旧党上台废除王安石变法的绝大多数措施,哲宗亲政后,又效法神宗变法,新党得势,大规模清洗旧党。此时,变法已经成为口号,只是党派倾轧的工具。

  南宋人将北宋末年的党争视为亡国的主要原因,开启党争的王安石自然成为罪臣,此后对王安石的评价一直比较负面。

  近代以后,中国落后挨打,不少人将希望寄托于变法改革之上。在向历史寻求支持时,他们发现了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于是,王安石被梁启超等人洗去骂名,获得高度评价。

  尽管王安石个人操守近乎完美,但并不能否认他发起的变法运动不过是为加强政府的敛财能力,并未真正促进社会生产,更谈不上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民生福祉。  注释: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一,熙宁四年三月丁未条,中华书局,2004年,第5392页。

  ②司马光著,李文泽、霞绍晖点校:《司马光集》卷三九《八月十一日迩英对问河北灾变》,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85-886页。

  ③《司马光集》卷六〇《与王介甫书》,第1255页。

  ④脱脱等:《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0550页。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anshi/3506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