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安石少年得志之后为何主动辞官?(2)

王安石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当时的宰相叫文彦博,很欣赏王安石的。他向皇帝宋仁宗推荐王安石,说王安石这个人有本事又淡泊名利,应该越级提拔重用,而且还说,越级提拔王安石,可以遏制官场上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文宰相的推荐很管用,皇帝当即指示,安排王安石到集贤院做校理。对于一般人说来,有宰相这样位高权重的人亲自出面当后台保举,又由皇帝亲自安排就任馆职,等于是坐火箭一下子就飞进了“名流”的宝塔尖里,这无异于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烧香拜佛都求不来的好事。然而,王安石又拒绝了,不去。文坛领袖欧阳修见状也掺和进来,说王安石既然不愿到集贤院,就请皇帝让他当个谏官吧。王安石居然也不买账,借口祖母年纪大家中贫寒,推辞了。欧阳修热心热肠,见王安石不愿到京城上班,又给皇帝打报告,说王安石既是家贫,肯定需要朝廷的俸禄养家糊口,还是给他个官当才好。皇上采纳了这个意见,派王安石到常州去当了个知州。直到嘉祐三年(1058),宋仁宗特召王安石出任度支判官。度支判官的职责是掌管全国财政的统计和支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吧,也许是这个职务符合王安石的胃口,这一回,他欣然赴京上任了。来到京城后,他就搞了份《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亦即史家所称的“万言书”。在这份万言书里,他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变法主张,但仁宗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当度支判官不久,就下令要他去集贤院上班。

  调到集贤院去,王安石又不干了。用今天的眼光看去,王安石多次辞去馆阁下达的任命,似乎有点作秀的味道。士大夫们见他一再不干可入名流的馆职,以为他无意于仕途,很清高的,都恨不得能见上他一面。而王安石的这种态度,连朝廷都受影响,他越是推辞,朝廷就越想给他一个好差事,而且还越担心他不干。到京的第二年,让他同修起居注,他又反复推辞。内阁门吏亲自拿着任命书去给他,他干脆躲到了厕所里去。门吏无奈,只好把任命书放在他的桌子上走人了事,不料他拿起任命书追了出来,就是不肯接受。想必当时的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王安石如此不听组织安排,也居然无事,放在今天,行么?后来他又给皇帝打报告推辞,如此折腾了八九回,才勉强接受了任命,皇帝让他当了个知制诰。这个官是宋沿唐制,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令,自然要文章写得好的人才干得了,同时又让他负责检察在京的刑狱,至此,王安石才不再提辞官的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anshi/35400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