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勃:只影向谁去(3)

王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众人敬羡之际,王勃起身告辞,飘然而去。此时,阎都督发现结尾诗的末句空留一字未写,众才子见是“槛外长江□自流”。于是,有猜“独”的,有猜“船”的,有猜“水”的。阎都督均不满意,吩咐下人快马追赶王勃,以千金而求一字。待下人几经奔波,从王勃那里得字而回时,都督满心喜悦,问道:“究竟何字?”下人答道:“字已写在我手心,大人请看。”谁料想,下人在都督面前伸开手掌,竟空空如也。“千金难买一字啊!”都督正在感叹,猛一想,莫非是一“空”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好一个“空”字!万千感慨,尽在一字之上。众才子无不称奇。

  遥想当年,王勃在滕王阁上笔走蛇龙,挥洒自如,出神入化,是何等的风流倜傥,又是何等的洒脱狂放。王勃绝没有像如今的某些“大师”、“泰斗”之流,枉担了“初唐四杰”的虚名。

  我来此地,已是深秋。秋阳高照,滕王阁伫立着,巍峨的影子,是他永远的知音。王勃,阁楼上的酒杯里,是否还有你残留的玉液琼浆?大江下的扁舟中,是否还有你远去的孤帆只影?王勃的生命似乎不是用来长寿的,也不是用来享受的。他因使命而来,他的使命就在滕王阁,就在《滕王阁序》;他因无奈而去,宏文已成,夫复何求?“苟全性命于乱世”,只是前人说说而已的。

  六

  离开南昌,王勃继续南行,于11月到达岭南都督府的所在地南海。第二年秋,由广州上船,渡海赴交趾。

  至此,王勃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不断地南行,实在是完全地放逐自己。一个背负了

  俗世雄心的英俊才子,在一次次失意后,又能做什么呢?也许有达官贵人因他的才名而邀他出任秘书,他耻为之;也许有王公贵族因他的文名而邀他出任编撰,他不屑为之。他想要做的是房玄龄、是魏征那样的大臣大将,而初唐四方平定,鸟尽弓藏,时不予兮,你又奈何?此情此景,王勃的理想,颇像唐吉柯德的幻想。

  文人,很少能够去选择自己的命运,他们总是被命运选择着,捉弄着。性格也罢,才能也罢,在命运的选择面前,又有多少作用?!你能说千年来那些身居高位的大奸大恶,就有什么仁侠之心么?你能说千年来身居了高位的那些大庸大俗就有什么才能么?是命运选择了他们,就像命运的鲜花偏偏选择一堆牛粪!而王勃,虽然是块沃土,选择他的却是杂草丛生!

  不能或者能够被命运选择,文人就成了幸运儿或者落魄者。我以为,文人的命运和才智,是在被命运选择之后,才会作出不同的进发的。柳永如果入相,也许不会有那么多烟花柳巷的浅吟低唱,也许就再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凄惋哀恸;诸葛亮如果沦落江湖,也许就只有“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自怜自顾。正因为命运选择他的出将入相,他的狂傲与放荡才收拾起来,藏进了宽袍大袖,他的中正与干练才如旭日喷涌而出,一个文人在自己的屁股指挥下成了干材。反过来,正因为命运选择了他的江湖飘零,他的中正与干练才隐藏起来,埋在了胸中腹里,他的文思与才气才如狂风怒号,一个文人在自己的身世指挥下成了奇才。人多说性格决定了命运,为何不说命运也改变了性格?!王勃,这个在圈养中长大的贵族文人,就是在飘零的命运中成就了更加的狂傲与孤寂,在一个个傲而寂的日子里,积淀了冲天的文采。他的前人有魏晋的竹林七贤,他的同时代人有初唐的另外三大才子,他的后人有宋时的柳永。多乎哉,多矣!

  出将入相的文人,一旦成功立业,他们的功业快慰了那个年代的帝王民众;失意落魄的文人,一旦冷清孤寂,他的华章传颂了以后时代的千秋万代。后者,是用一生的悲歌,一次又一次抚慰着我们的先人,抚慰着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的心灵,而堆积成璀璨的中华大文化。为此,与其感谢他们,不如感谢他们的命运!

  当所有的欲望都完全满足时,一个民族的文明就开始沉睡了;当所有的命运都完全顺风时,一个民族的心灵就开始迟钝了。无论何时,一个民族最优美的歌谣,都是那些最苦难的心灵之弦的颤音,是那些最颠簸的命运之神的呼号。也许,没有诗人的民族是幸运的,因为这民族没有苦难,没有风雨,只有云淡风清。但是,经历了风雨而诗人辈出的民族,则是伟岸的,他会令所有的云淡风清者永远仰视,膜拜!

  七

  那年夏天,我从广西的平祥出发,入越南,到那蓝得让人眩晕的海域。这就是传说中王勃遭遇风浪的海域。公元675年,失意至极的王勃,在远比今日的中国版图更为辽阔的大唐土地上,几乎了无立足之地。于是,他,八尺之躯的男儿,只好千里迢迢去投靠自己的父亲。毕竟,当一个男人落魄的时候,最不弃的也只有你的至亲之人了。那时候,王勃的老父,正在越南。当然,王老先生不是出使越南,而是出任越南――交趾县,大唐下属的一个县。王老先生时任交趾县的县令,就是如今的县委书记。无奈的王勃,只剩下这一条路――到父亲的羽翼之下,也许能有一份可以打发时光的差事,也许可以供养自己年老的父亲,也许可以修复自己受伤的心灵,也许,也许……于是,王勃从南海――今日的广州,登上了木质的龙舟,经沧海,踏碧波,向往着遥远的交趾。大唐,越南是极远极荒之地,远离都城,远离帝王,远离了那个时代的文明,是许多人不愿去也不敢想的地方呵!然而,王勃已无选择。就是这样一个荒凉的偏远之地,也让他心向往之。只有到了那儿,他,也许才有一片栖息之地。鸟儿已经倦了,心儿已经伤了,神儿已经没了,只有一千个一万个念头――去休息,去得片刻的安宁!

  然而,命运却不能给他一个安宁的所在。也许没有那场风暴,也许没有那次沉船,王勃一定会活着,也一定会有命运的转折。然而,那场风暴,却偏偏让他的命运戛然而止!他,死于风暴的海上,死于投父的途中。王勃,成了一个永远的化石,定格了!天不假年,天妒英才!

  我来到这片海域,阳光灿烂,风和气清。租一叶扁舟,任其游荡,没有目标。我用木浆翻开海浪的皱褶,像翻开千年的书卷,想在幽暗的海底寻找王勃的影子,他无影;我用心灵聆听海潮的叹息,像聆听远古的钟声,想在宁静的海底搜寻他的声音,他无声。  王勃,尽管层层海浪覆盖了你,可是,你的影子你的声音却穿越了1300年的时空,在每一个你以后的年轮里一次次复制,一遍遍让后人解读。因为你是王勃,因为中国,因为世界,也只有一个王勃。历史不会淹没你的文才命运,只会如浪涛击石,一次次将你打磨得更加晶亮,更加完美,更加诱人心魂。

  秋水长天,万载浑然一色;孤鹜落霞,千年形影相吊。凄美的故事,总是生命泣血的歌谣,总是文人命运的悲叹。

  只影向谁去?几番寒暑,几度春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bo/17923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