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勃别薛华原文及翻译

王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出自王勃的《别薛华》。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译文】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注释】

  薛华:即薛曜,字曜华,父薛元超,祖父薛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弟子。薛王为累世通家。薛华以诗文知名当世,是王勃最亲密的朋友。

  穷路:即穷途末路之意,喻世途艰难。

  遑遑(huáng):惊恐不安貌;匆忙貌。问津:问路。津:渡口。

  千里道:极言道路长远,非指实里数。

  凄断:悲痛欲绝。百年:极言时间之长;亦指人的一生。

  心事:心中所思虑或期望的事情。漂泊:随水漂流或停泊。比喻行止无定所。

  生涯:人生的极限。

  去与住:即去者与住者,指要走的薛华与留下的自己。

  梦中人:睡梦中的人,意即梦中相见,或前途未卜。
 

  【知识拓展 王勃成就】

  思想方面

  王勃的思想人格交融儒、释、道多种文化因子。他直接继承了祖父王通的儒家思想,主张仁政,渴望功名,希望济世,虽然在宦海中几沉几浮,但最终难以割舍的依然还是何时济世和如何济世。从人格精神来看,王勃首先是儒家之狂者,他志向高远,勇于进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但同时也处事疏阔,缺少谋略。其次他还是傲者,身秉傲骨,且鄙世傲物,蔑视尘俗。王勃崇信佛教,认为佛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bo/32443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