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9)

望庐山瀑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这首古诗选自人教版二下的第五组第十七课。这组教材的主题是走进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去感受乐趣,发现大自然的神秘。

二、教学理念

  从题目入手,就让学生进入学习古诗的情境,与此同时,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特点,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诗的意境,从理解到感悟,到情感的升华,再到背诵,整个过程中,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讲解,大体理解即可,并创设多种读的情境,如:自读,读正确;互读,读流利,赛读,读出感情,评读,读出韵味,熟读,达成背诵。读的充分了,读的入情入境了,诗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也就出来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疑”4个生字。会写“炉、烟、流、银”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背诵古诗。

四、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读诗,体会诗中情境,感受自然之美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中国有无数的名山大川,你们去过的有哪些?(生说)

  2、是啊,这些名山有的秀丽,有的雄奇壮观,可谓各有特色。今天林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位于江西的庐山(板书:庐山出示庐山云海、香炉峰等的图片)这山峰耸立,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就是——庐(lú)山。

  3、庐山不仅有奇山,还有秀水。这如梦似幻的云雾就是水蒸气上升形成的。所以,我们今天一起先去看看庐山的水(板书:瀑(pù)布)

  4、以前见过瀑布吗?跟小河里的水有什么不同?那我们就去看看大诗仙李白看到的瀑布是怎样的吧!(板书全课题、诗人,读题)

  [这单元是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瑰丽,所以我把庐山瀑布放到美丽的庐山之中,在云雾缭绕中引出庐山瀑布,也对第一句古诗的理解作了铺垫,让他们感受到云烟缭绕的梦幻美]

  (二)、初读感知

  1、自己先去读读这首诗,不会读的字圈出来多读几次,整首诗读到你认为已经字正强圆了可以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反馈读,指名2——3个学生比赛读,有问题的正音,教师看情况范读,再齐读)

  2、现在自己再读读这首诗肯定会比刚才更好了!还可以边读边参照这幅画,说说李白都看到了什么呢!能说的可以先说给同桌听听。

  3、交流李白看到了什么?看谁把李白看到的景象描绘得最生动!

  (说大概意思: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烟雾,一条瀑布从山峰上直泻下来,足有三千尺高,李白还以为是银河从天上掉落了呢! 教师适当点拨,不要求有一致答案,也不要求解释意思一样地解释出来)

  [进入文本,我要求学生待读正确读流利后,默读课文,学习借助古诗中的注释,插图,自己理解诗意,给足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

  (三)、研读入境

  1、哦,李白看到了这么多这么特别的景象!你喜欢什么景象就多读几次,还可以闭上眼睛去感受感受

  2、交流喜欢的景象

  a、日照香炉生紫烟

  在阳光照耀下,紫色的烟雾飘飘扬扬,很轻很美,轻轻美美地读

  b、遥看瀑布挂前川

  a、你站在哪里看瀑布呢?(所以题目也叫望庐山瀑布)

  b、你望见的瀑布像什么?(白布……)

  小结:这么长这么重的布一下子挂下来,该多美啊!来,读好它!(读好“挂”)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你看到的瀑布什么样的?

  b、读出宽面广(银河)、水势强(飞流直下)、落差大(三千尺,九天)。

  c、指名读,学生互评;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3、(配上瀑布的巨大水流声音,越来越近)还没看到瀑布,我们就听到瀑布发出的巨大声音,离瀑布越来越近了,声音越来越响,一转弯,我们见到了瀑布!一起来《望庐山瀑布》吧!(全班齐读)

  [这里的教学主要看学生的感悟,不要特意拔高。重点是后面两句,学生自己的感受也会很丰富,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读得充分了,读得入情入境了,瀑布的雄壮美自然就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了]

  (四)、指导书写

  听着你们的读,老师感受到庐山瀑布的气势如洪了!用这种气势肯定也能把这课的生字写好了!(出示“炉、烟、流、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让学生仔细观察范字,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展示评价。

  [写字环节紧跟情感朗读之后,但不是草草收尾,以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书写能力]

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1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前反思与构思

  要根据古诗内涵丰富,意境优美的特点,教学时可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播放课文范读录音等多种手段,创设诗歌意境。在学生充分入境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和背诵,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教学时可适当进行朗读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板书:

  望庐山瀑布

  日照 香炉 生 紫烟,

  遥看 瀑布 挂 前川。

  飞流 直下 三千 尺,

  疑是 银河 落 九天。

教后小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意境,理解诗句,背诵记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之美。抓住“银河”,激发想象,体会瀑布与银河有什么关系,诗人为什么要比作银河,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垂挂山前的壮美之景。

第二课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卡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

  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鹂鹭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板书:

  绝句

  两个 黄鹂 鸣 翠柳,

  一行 白鹭 上 青天。 近景

  窗含 西岭 千秋 雪, 舒畅愉快

  门泊 东吴 万里 船。 远景

教后小记

  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自读自悟,深入理解古诗后,再引领学生认识对仗,感受诗美。如“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等。

【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2.《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3.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范例

4.关于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

5.李白《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6.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7.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8.古诗《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学设计

9.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通用3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lushanpubu/395626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