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谈王维山水画理论中的审美指向和意境展示推荐

王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内容摘要:道、释、儒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三大支柱。而佛教禅宗主张的淡泊宁静、顺应自然,又特别符合古代知识分子受社会挤压的苦闷心智及恬淡地顺应自然的人生观。作为“诗佛”又是画家的王维,虽然已无画作传世,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他流传下来的画论和诗作,来探究他画中的禅意:运用直觉、暗示、联想、顿悟、感应等手段来营造自然的清幽、静谧、肃穆的诗意境界,其所创的破墨山水,实为后代文人画之先河。

  关 键 词:禅宗 佛教美学 审美体验 审象于静心 诗画意境 山水论

  王维,字摩诘,《集异记》记载:“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王维的画,至今已无传世,虽然无法直接了解他的画作的面貌,但我们可以从他流传下来的画论和诗作中,来探究他画中的禅意。

一、王维的画中禅宗思想的成因

  王维的画论中清幽绝俗的意境,与他一生所追求的“湛然常寂”是相辅相成的。王维幼随母亲习佛经,常年素食,清心寡欲,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别墅,“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王维性情,在恬淡平和中又有重情的一面,中年丧妻后终生未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岑寂的独身生活也使他的意志多少消沉了一些,唯有到山林泉水中寻找精神寄托。他在孤独与寂寞中宁心静性地观照物象,了知诸法性空的般若实相,走进自己最热爱的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获得与天地、宇宙最亲密和谐的接触。苏轼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于是有人便将“诗中有画”看作王维山水画的一个特点。其实,王维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称誉的诗人。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昧,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按照禅宗“顿悟成佛”“彻悟即佛”的说法,王维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诗中之佛”。而作为画家的王维,在自己的画论中很讲究“意在笔先”,其画作的审美指向和意境,自然也是充满禅意的了。

  王维的前期是在官场中度过的,但随着张九龄被罢相,李林甫上台,杨国忠专权……他在理性上无力也根本无心与森严顽固的封建秩序相抗衡,退隐之心日增。禅宗在理性上并不主张反叛,在感性上也并不真正主张放纵,而主张“净心”“觉悟”,它所昭示的不触动现存秩序的自由精神与士大夫尚存的本能的自由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合拍的。王维同样把现实世界中所无法满足的,遁入到艺术创造与审美的虚境中去弥补。于是,他的山水画便很自然地融入“禅法”,运用直觉、暗示、联想、顿悟、感应等手段来营造了自然、清幽、静谧、肃穆的诗意境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wei/1573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