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维边塞诗的风格特征

王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写了许多出色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相比,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不可忽视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维边塞诗的风格特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属山西省)人。王维从小就十分聪慧,开元九年即二十一岁时考上进士,被任命为大乐丞。不久就因故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后来因为宰相张九龄的推荐,被任命为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被贬,同年秋王维也被任命为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直到两年后,才又被召回襄阳主持考试工作,从此王维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的边塞诗大都创作于开元二十五到开元二十七年这段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的时间里。王维现存的诗歌有三百七十多首,其中涉及边塞的有四十多首,约占其总量的十分之一,可见王维的边塞诗从数量上来说还是不少的。王维边塞诗从创作时间上看也可能比高适、岑参要早些。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两个方面,王维也有他的独到之处:

  一、 思想内容

  王维的边塞诗内容和题材都十分的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塑造了一些镇守边关的将领的形象,揭露了队伍中升迁制度的黑暗。

  如《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月明炯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停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讲述的是一位关西的老将无故遭到冷落和压抑的人生经历。这首诗的一开头没有直接写老将,而是写一位少年的游侠客,在风清月白的夜里登上陇关的戍楼,仰望太白金星,想从星象中预测战事的吉凶胜负,可见他立功报国的心又多么的急切。紧接着才写老将因听到笛声,满怀愁绪下马聆听,回想当年自己身经百战,到现在未能得到升迁,而麾下的副将有的却已经成了万户侯,。一个“愁”、一个“双泪流”把老将内心深层的悲哀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老将寄予的深切的同情。全诗最后引用苏武在北海牧羊十九年,最后却没得到重用的遭遇,来揭露队伍中升迁制度的黑暗。诗人对人才的不受重用感到万分的惋惜。

  又如《赠裴旻将军》: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见说云中擒劫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俊伟神勇的边关将领——裴旻将军。诗的一开始首先描写了裴旻将军身上佩戴的精良的武器,腰间悬挂着带有七星的宝剑,臂上挽着的是精雕细刻的弓箭,进而指出这些精良的武器并不是装饰用的。“百战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些宝剑、弓箭曾在很多场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紧接着诗人又说出裴旻将军在他成名的那场战斗中“云中擒劫虏”的英雄业绩,从而把裴旻将军神勇无敌的形象写得十分的突出,把裴旻将军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中。

  第二、 借咏怀历史人物表达为国杀敌、建立功勋的愿望。

  如《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少年,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这首诗主要写的是汉朝的飞将军李广。诗中主要写李广将军年少时骁勇善战,屡建战功,后因得不到重用而晚景凄凉。但是李广将军不服老,在边关的战火重新燃起的时候,他为国杀敌的壮志又被重新激起,想要重新回到战场为国杀敌,建立功勋。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李广将军年少时骁勇善战,建立了无数的赫赫战功;第二部分写李广将军由于得不到重用,而使晚年过得十分的凄凉;最后一部分写由于边关又重新燃起战火,李广老将军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时时想着上战场为国杀敌,重新建立功勋。“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2]诗人虽然在咏怀李广将军,但同时也流露出了自己想要为国杀敌的愿望和决心。

  第三、 描写士兵的战斗生活,表现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精神。

  如《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主颈,归来报天子。

  这也是一首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是王维在河西的时候写的。诗中描写了军中一天战斗的生活:清晨,军中响起震耳的号角声,把将士们从睡梦中唤醒,兵卒们纷纷扰扰地大声喊叫着束装待发;在悲壮的胡笳声中、战马的嘶鸣声中,士兵们纷纷争相渡过金河;战斗一直进行到日暮还没有停止。战斗的声音仍然不断从滚滚烟尘中传出来。等到战斗结束,将士们俘虏到了敌军的战将,回来向天子请功。表现了边关将士们英勇杀敌,五所畏惧的精神和急于建立功勋的心理状态。

  第四、 描写边塞特有的景象、景色。

  如《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是诗人赴河西节度使幕途中所作。诗中一开始就交待自己奉命前往凉州去慰问镇守边关的将士。紧接着诗人描绘了塞外边关荒凉的景象、塞上的战争风云、诗人的悲凉心情以及边关将领的赫赫战功。这首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这句诗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浩瀚无边的沙漠上,直直地竖起一道沙尘,如同烟柱一样直冲云霄,横亘千里的长河边,一轮将落的夕阳火红浑圆。这句诗中的“直”、“长”、“圆”都用得十分的精妙:一个“直”字给人以劲拔有力的印象;一个“长”字把奔流不息的大河概括得很有纵横千里之势;一个“圆”字恰好消除了夕阳往往会带来的萧瑟之感,只令人感到无比的壮美。这两句诗用字十分简洁,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成了描写沙漠景色的千古名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wei/19405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