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浅论王维山水诗

王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家昌盛,有大批深受山川之美影响而大力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一个。他在早年也与大多想要建功立业的才士一样,积极入仕。因此,在出使边塞时创作了《从军行》《使至塞上》等大气磅礴、豪气冲天的诗作。但真正奠定了他文学大师地位的是其歌咏归隐的山水田园诗。除了作诗,他还精通音乐和绘画,也正是这一点,使他创作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空明诗境。王维归心于佛法,精研佛理,深受北禅宗的影响,向往无生说,这也是其山水诗充满禅趣的原因。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从目的、方式、态度三个方面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诗歌,亦是具有这种属性。

一、无功利性与功利性

  审美的无功利性表现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它主要体现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在此只述作家的创作活动方面,朱熹在《清邃阁论诗》中提出,作诗者难以出好诗,只是心里闹虚静之故。只有虚静或心虚理明才可能作出好诗。王维因心向佛法,精研佛理,在其《秋夜独坐》中说: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无生说便是出自大乘般若空观,学无生的具体方法便是坐禅,静坐澄心,平静思想和情绪,利于达到物我冥一的境界。这种心灵状态对于他的创作影响深远,带有这样宁静自然的心态观察万物,不带有功利性地进行创作,正说明了审美的无功利性。而其功利性正是在这样的创作状态下产生的作品中来体现。在《终南别业》中,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闲自得,这种诗境就是创作时的功利性所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wei/576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