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韦应物清淡诗风的形成(6)

韦应物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六、对前人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韦应物崇敬陶渊明,他的五古诗主要是学陶,但是山水写景等方面,也接受了谢灵运、谢�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称韦应物诗“源出于陶,而熔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他的诗歌风格在沿袭陶渊明所开创的平淡之风的同时,汲取前人创作成就并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即古淡平和。宋人吕本中曾说:“人言苏州诗,多言其古淡,乃是不知言苏州诗。自李、杜以来,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有六朝风致,最为流丽。”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出,韦诗的“古淡”也受到“六朝风致”的影响。

  韦应物写诗爱模仿,主要是模仿陶渊明,他山水田园景物诗高古的一面显系从陶渊明诗中学习继承而来。他写了不少效法和模拟陶诗的诗作,如《与友生野炊效陶体》、《效陶彭泽》等。

  与友生野饮效陶体

  携酒花林下,前有千载坟。于时不共酌,奈此泉下人。

  始自玩芳物,行当念徂春。聊舒远世踪,坐望还山云。

  且遂一欢笑,焉知贱与贫。

  效陶彭泽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这两首诗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都是效仿陶渊明的,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手法,都与陶渊明相似,因此,邢评曰:“体质自与陶近,不拟肖而合矣。”(见《唐风定》)周紫芝亦云:“古今诗人多喜效陶渊明体者,如和陶诗非不多,但使渊明愧其雄丽耳。韦苏州诗云……非惟语似,而意亦大似,盖意到而语言随之也。”(见《竹坡诗话》)

  韦应物虽然喜欢模仿陶渊明,但他却不仅仅只是简单地仿照,而是把谢灵运的险峻新奇融入到了陶渊明的平淡之中,不事雕琢纤巧,在诗体的选择上,他采用了自己最擅长的古体诗,因而,他的诗歌既呈现出陶谢的特点,又不失自己的风格。又如他的那首《幽居》中的“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虽从谢灵运“池塘生春草”诗句演变而来,却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清新自然,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故宋濂在《答章秀才论诗书》评价:“有韦应物祖袭谢灵运,能一寄浓鲜于简淡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

  说到模仿,可能许多人觉得这是一件有失身份的事情,然而我们再看一看历代名人的作品,有谁的文章能够完全抹掉前人的痕迹呢?无论怎样创新怎样追求个性,我们都无法摆脱前人留下的精神烙印,都总能从作品中看到前人的身影。因此,我们看到韦应物对前人的模仿,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其实是一种继承。他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其中,做到模得其神而不拘于其形,说明他在继承的同时进行了总结和发展,这也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在以上几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韦应物逐渐形成了“清淡”这种独特的诗歌风格。古往今来,清淡诗风的诗人有很多,而韦应物却是此中的集大成者。他在这一方面的造诣,即使后来柳宗元、齐己等以清美诗风见长并享誉诗坛的大诗人也都而自叹不如。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其他“淡远派”诗人难以比拟的。正因如此,司空图在《诗品》中单独将冲淡列为一格,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之称为“韦应物体”,并称:“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eiyingwu/23234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