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韦应物清淡诗风的形成(5)

韦应物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五、个人品格

  诗歌是诗人高洁人格与品行的表现和反映。韦应物是出了名的清官,《归田诗话》记载:“苏州有四贤堂,并韦应物、刘梦得、王仲舒、范希文祠之。其遗爱犹未泯,不但以诗名也。”可见韦应物的“贤”,在当时是出了名的。为官期间,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地方的官长,却不能施惠于民,于是感到惭愧和内疚,写下了“方渐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等著名的诗句。由于深受先秦道家清净无为思想的影响,以及儒家仁政爱民思想的影响,历任地方官时,他都努力践行自己的人生信条,努力做些有益于民生的事。就如赈灾济民,这在封建社会中,不过是官面文章,例行公事,很少有人认真去做,更多的却是乘机中饱私囊。而韦应物却顶着烈日,不辞劳苦,赶往百里外的受灾区去慰问受灾人民。即使在途中吃尽了千辛万苦,他也没有任何怨言,反而说:“仁贤忧斯民,贱子甘所役。”(《使云阳寄府曹》)由于目睹了百姓疾苦和社会时弊,他的思想渐趋成熟。作为一个洁身自好、清廉正直的地方长官,他写下了一些关心国家安危、社会治乱和下层百姓疾苦的诗篇。如他在晚年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寄李儋元锡》写道:“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表现出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思想的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作者忧国忧民而又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拥有“秉性高洁”的人格之美,这对他诗歌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因为“清官”写“清诗”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诗人那清雅高远的清美诗风正是诗人高尚人格的体现和反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eiyingwu/23234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