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古代最牛的专业枪手温庭筠(3)

温庭筠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墨卷升级朱卷 挡不住灵通人士

  除了泄露考题,古代官民勾结的舞弊方法还有“打通关节”。所谓关节,就是在开考前考官和考生串通好,约定特定的字眼作为暗号,考生在卷中写出暗号,考官见暗号就给予好成绩。

  主角:翰林学士杨亿、周福清(鲁迅的祖父)

  “打通关节”是在宋代开始出现的,因为唐代就开始实行“弥封制”,即糊名制,隐去考生信息。宋代又继续“升级”,开始实行“誊录”,就是让专人用红墨水再誊抄一个副本,给考官批阅,称为“朱卷”,考生的原始考卷则称为“墨卷”。这样一来,阅卷考官便无法知道考卷是谁的,所以以暗号为关节的方法便“应运而生”。

  据记载,北宋真宗时,朝廷刚刚制定了弥封、誊录等一套防范舞弊的措施后,通关节的事情就发生了。被曝光的是翰林学士杨亿。省试开考前,同乡中打算应科试的一些人来拜访他,希望能接受一些“考前辅导”。杨亿一听,顿时大怒,一边说“丕休哉”,一边往屋里走。“丕休哉”三个字出自《尚书》,是一句骂人的话。有的人听出来话外之音,凡答卷中用了“丕休哉”一语的,都录取了。

  关于行贿考官,坊间还有一个著名事件流传着,主角是鲁迅的祖父周福清。

  南京大学的鲁迅研究者吴俊老师告诉记者,光绪十九年八月浙江乡试,周福清得知副考官是他的同年进士,就想为儿子走个后门。那时主考官走水路到绍兴来,周福清暗派家里一个长工去船上送信,信内写明请关照他的儿子和其他5个本家子弟,写明了试卷的“暗号”,另写明劳务费“银一万两”。没想到,这个长工很不会办事,他将信送到副考官手中时,还嚷嚷着让大老爷给他写个收到钱的回执。这下事情败露,信内被提及的考生统统被取消考试资格。周福清被判了“斩监候”,周家人年年行贿,才保住了周福清的命,最终他坐了八年大牢,但周家从此衰败。吴俊表示,长工的细节虽然有演绎的成分,但事情是真实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entingjun/160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