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流逝的古典

文学体裁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古典,应该理解为是代表过去文化特色的一种正统和典范。那么,古典为什么在慢慢流逝?

流逝的古典

  温习一下这随手撷来的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月巴”……

  那样明亮的户外,那样的四季,那样的江河山岳——若荷尔德林之“诗意栖居”成立的话,至少这洁净的水光山色乃必须的罢。可是,它们今天又在哪儿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夜寂静……今安在?

  从自然的角度讲,古人的世界要比现代人丰富得多,健康而优雅得多。这里不妨列一组数据:地球上自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共有5亿种生物存在过,如今绝大多数已消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份报告说:目前世界上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每天有1种动物灭绝。

  多少珍贵的动植物永远沦为了标本?多少生态活页从视野中被硬硬撕掉?多少诗词风景像“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在抚摸这些《诗经》句子时,除了对美的感动,内心更有一份冰凉的疼痛和战栗。因为就在模拟那份远古“现场”的同时,我被一个念头惊醒:它已不属于我们!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人与自然最相爱的蜜月时代,已挥兹远去。

  阅读竞成了告别,成了永诀和悼念。难道不应为此哭泣吗?

  我更想建议老师:何不问问孩子们,那些美丽的“雎鸠”“鹿鸣”哪儿去了?甚至还可以让孩子去想,若祖先活在今天,又会作何吟?作何感……这等反差难道不会在孩子心里掀起一场风暴吗?

  我不知道老师们在陶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同时,有没有过一丝伤感和悲情?有没有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若有,若能把这粒“痛”种进孩子的心里,那我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未来,这粒小小的“痛”或许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

  谁塑造孩子,谁就塑造未来。

  我相信,携带这支疫苗的孩子,许多年后,面对一片将被砍伐的森林、一条将被铲平的古街时,至少一丝心痛和迟疑总是有的吧?这就有救了,最终阻止无知与粗鲁的,或许正是那丝迟疑——而它的源头,正是当年的那节课,那支无声的疫苗。

  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童年的记忆和生命印象,一定是那些最早感动过其心灵的故事和细节。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大多停留在了说教和灌输上,而在最重要的审美和感动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所以,当今天被“吃猫”的新闻(刚从网上看到:广州餐桌日均“吃猫”一万只)惊讶得目瞪口呆时,我突然想:这些食客曾经也是孩子,曾经也是学生,可谁告诉过他们“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吃的”呢?我又想起了那些虐猫虐狗、活取熊胆汁的成人……

  曾看过两则报道,都和“树”有关——

  一位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被称为“月亮”的红杉树,从1997年12月10日起,竟然在这棵18层楼高的树上栖居了738天,直到树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不砍伐该树。

  在瑞典的学校课本和旅游手册中载有这样一件事:1971年,首都斯德哥尔摩,当市政工程的铲车朝古树参天的“国王花园”逼近时,一群勇敢的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们高喊“拯救斯德哥尔摩”的口号,用身体组成人墙,挡在那些美丽的古树前……终于,政府妥协,将地铁线绕道而行。多么幸运的古树啊,而新一代的瑞典人,在享受它盛大的文化荫凉的同时,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绿色。几十年来,那些护树者,一直被瑞典公民视为英雄。

  读这些故事时,我被深深打动。一群多么干净的心灵啊,像大树一样美丽而健正!我深信,之所以有如此举动,一定与其童年教育有关,与早年积淀的对树的审美记忆和生命情结有关——正是那些深刻的印象激励着他们,才使之做出这般勇敢举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教育如何能“树”出这样的人呢?像树一样,郁郁葱葱、根深叶茂。

  《流逝的古典》拓展阅读答案: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我们熟悉的古典名句入手,提示我们古典不再,警醒世人反思自身,找出根源,重视教育的人文资源和精神含量,从小给孩子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B.作者对留存于阅读中的明山丽水满怀深情,而对语文课堂上意义挖掘和阶级分析深恶痛绝,表现了对人文课程科学性的鞭挞,其言虽烈,其情可嘉。

  C.两则报道都和“树”有关,由此过渡到“树人”,谈到塑造心灵,行文巧妙自然。

  D.文章追古思今,涉猎中外,叙事、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感染力极强,能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

  2.请说出标题“流逝的古典”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应怎么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末热切呼唤“像‘树’一样郁郁葱葱、根深叶茂的‘人’”,综观全文,他希望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逝的古典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B

  2.答:指已经消逝了的古代美丽的自然风光,人类与自然最亲近和谐的美好岁月。

  3.答:老师向学生传达了一种理念,教他们学会敬畏自然,珍爱生命,这种教育将影响学生的一生,使得他们面对种种对待自然和生命的无知与粗鲁时,有种免疫力。(前一要点侧重内容,后一要点侧重作用,大意如此即可)

  4.答:作者希望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是这样的:他们能够敏锐的感受丰饶的自然信息,具有相当的生命审美意识,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心灵美丽而健康,勇敢而纯洁,有着健全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是整合第五和第九段的内容)

  这篇“流逝的古典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流逝的古典】相关文章:

1.流逝的古典的阅读答案

2.古典散文选

3.古典伤感的句子

4.古典爱情句子

5.古典伤感的句子

6.古典伤感的语句

7.《流逝的光阴》诗歌

8.形容时间流逝的句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enxueticai/176231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