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2017年户籍改革新信号

文学体裁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户籍,又称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明。

2017年户籍改革新信号

  公安部昨天召开全国户籍制度改革专题视频培训会,要求各地清理与中央要求不符的落户政策和相关规定,并确定今年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户籍制度改革专项督查,对各地清理落户政策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截至目前,已有25个省区市发布居住证实施办法,2016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1.2%.

  城乡户口身份之别不复存在

  两年多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框架基本构建完成。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建立,各地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城里人”和“乡下人”户口身份之别不复存在。

  户口迁移政策进一步完善,各地普遍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门槛,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积极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制度性难题逐步破解,“人地钱”挂钩机制初步建立,农村“三权”改革稳步推进,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重点领域配套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居住证制度加快落地。

  户籍制度改革基础进一步夯实,各地深入开展户口登记管理清理整顿,积极推进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等“三项制度”建设,扎实推动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区市都研究制定了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25个省区市发布了居住证实施办法,2016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1.2%.实施居民身份证“三项制度”以来,办理异地居民身份证500余万张,2016年又有143.5万的无户口人员登记上户口。

  向重点群体倾斜,能落尽落

  会议还指出当前改革存在的“短板”: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模糊片面的认识,有的地方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对政策要求把握不准确、政策措施执行不到位甚至出现偏差,有的地方设置不合理的门槛,落户手续繁琐、群众办理落户不方便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就此,会议要求各地在吃透中央精神、吃透本地实际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一城一策,进一步细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出台更加积极、更加宽松的'户口迁移政策,统筹配套更多领域、更大范围的具体改革措施。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

  要进一步向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倾斜,努力做到能落尽落。要严格按照中央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科学合理设置分值,更多地惠及普通劳动者,凡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实施积分落户制度,凡政策已明确可以直接落户的群体不要纳入积分落户政策范围。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在严格控制人口总量的同时,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导人口有出有进,优化结构布局,进一步提高户籍人口的比重。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说,当前户籍制度改革正处于政策落地的关键期,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梳理相关落户政策和规定,对不符合中央要求的坚决清理纠正,同时进一步简化群众办理落户的手续,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公安部和各省区市公安厅局下半年要继续组织全国范围内的户籍制度改革专项督察,对各地清理落户政策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相关新闻

  今起深圳机场留存入境外国人指纹

  南都讯 记者程姝雯 据公安部消息,从2月10日起在深圳机场等口岸试点对入境外国人留存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

  日前,公安部就此发布公告。公告称,为加强出入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中国边检机关将分批在全国对外开放口岸对入境我国的14(含)至70(含)周岁外国人留存指纹,持外交护照或有对等互惠安排等情形的外国人可以免留指纹。2月10日将在深圳机场等口岸开展试点,其后陆续推广实施。

  据介绍,留存出境入境人员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加强出入境管理的重要举措,目前国际上已有多个国家实施这一措施。公告称,中国边检机关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维护正常出入境秩序,提升出入境管理服务水平。

【2017年户籍改革新信号】相关文章:

1.关于革新的句子精编

2.晚安心语微信号

3.李白改诗

4.改爱的句子

5.雨夜春的信号诗歌

6.悔改的句子

7.相声语言的革新散文

8.诗词的革新美文欣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enxueticai/19192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