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5)

小石潭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2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何说小溪的“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2、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3、比喻句如“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等,分析表达效果略。

  4、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

  5、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3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心乐之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⑶以其境过清⑷乃记之而去

  2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⑵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1.第②段写游鱼和潭水。描写游鱼,除了正面描写,还采用了▲的手法,写出了游鱼的自由快乐,表现了作者快乐的心情。描写潭水,抓住了潭水的▲特点。

  22.作者游览小石潭过程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原因。

参考答案:

  19.(2分)⑴乐:以……为乐(感到快乐) ⑵犬牙:像犬牙那样 ⑶清:凄清(清冷) ⑷去:离开评分说明:每小题0.5分。20.(2分)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⑵(这样的环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评分说明:一句1分,译文大意正确即可。

  21.(2分)定点特写或动静结合;清澈。评分说明:一空1分。

  22.(2分)心情变化:由游览之初的“乐”到离去之时的“忧”或“悲”。变化原因:当时的柳宗元遭到贬谪,心情是悲苦的。游览山水本是为了排遣心中抑郁之情,但这种山水之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

  评分说明:每问1分,意近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4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皆若空游无所依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以动静结合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乙文以 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都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 甲乙两文都写了人在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但甲文侧重写景,寓情于景 。乙文则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 甲文的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都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他们都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D. 甲乙两文都用了对比。甲文以作者先乐后忧的对比,表明作者融身自然美景的欢乐只是暂时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乙文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⑵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参考答案:

  9.(3分)D

  10.(3分)A

  11.(4分)(评分说明:关键词有一个词没解释到位扣1分)

  (1)(2分)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关键词:犬牙、差互)

  (2)(2分)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关键词:固、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iaoshitanji/40981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