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析席慕蓉抒情诗的几种意象(4)

席慕容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树

  作为大自然最常见的植物之一,树这一意象也不乏被诗人入诗的先例。早在《诗经》中就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如“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南有木,葛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福建女诗人舒婷也有一首著名的《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在爱情的世界里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

  我们再来看席慕蓉诗中对树的丽质的流露和表现。

  “那小小的相思木的树林/遮盖在你坟上的是青色的荫”(《泪・月华》)。树的意象经过席慕蓉如此从容的驾御和淋漓尽致的表现,慢慢的品味,总能读出那女子所独有的细腻和柔情,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唯美、凄美又秀美风格。

  “你说那坡上种满了新茶/还有细密的相思树/我好像答应过你/在一个遥远的春日下午……少年的你是不是/还在等我/还在急切地向来处张望”(《山路》)。在这里,树是少年时未曾洗劫的纯真的爱,她从树得来的情感的启示似乎能给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长大的人们重新建立起信仰。

  类似洗尽铅华的诗句还有很多。在她的作品中,无论是少年,还是中年,一生都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想用全身力气去实现爱,但逝去的昨日将青春也一卷而去,于是她希望用沉默埋葬回忆,然而“山依旧/树依旧/我脚下已不是昨日的水流……有谁在月光下变成桂树/可以逃过夜夜的思念”(《月桂树的愿望》)。

  树还是乡愁的代名词。席慕蓉是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人,1943年生于四川,后随父母从香港移居台湾,祖上是蒙古贵族。这位流落他乡的蒙古公主无法摆脱对故土的向往,于是在有“树”的诗句里也同样凝聚着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离别后/乡愁是一株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世界上哪有一棵树没有年轮呢?年轮代表树的年纪,是一个具象,作者用具象来代替抽象的乡愁:没有年轮的乡愁,生来便有,并且它总不会有终了的那一天,缠缠绕绕,在诗人的心中永不停息,十分巧妙、新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imurong/26389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