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杨贵妃为何栽在这些男人身上(2)

杨玉环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杨玉环先后失身于杨国忠、李瑁、李隆基、安禄山

  仅史上有名的就四个人,一女侍四夫,这在三从四德,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社会,民间女子况且觉得这是鲜廉寡耻的事情,作为一国贵妃的杨玉环,名为贵妃实为皇后,在私生活方面如此糜烂,如何母仪天下? 那位大名鼎鼎的杨国忠,是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的外甥,秉承张易之的遗传基因,并且早与杨玉环有染,权倾天下的杨国忠与风流无度的杨贵妃之间的苟合,李隆基只能恨得要死,怕得要命。因此除掉杨氏兄妹是李隆基朝思暮想的事情。于是亲自出马导演了马嵬坡兵变。除掉二杨,并且将那两位早已玩腻的漂亮姨子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及其子女全部诛杀。

  马嵬坡事件后,李隆基被自己儿子太子李亨架空,做了无权无实的太上皇,失去了寻欢作乐的资本,成了孤家寡人,内心的寂寞,使他对当初自己亲自导演的马嵬坡事件感到后悔,良心的发现,使他精神失常,时常噩梦缠身,于是回想起过去在宫内与杨贵妃淫逸行乐的情景,心里不免感伤与后悔。所以梧桐秋雨时,玄宗就生了一场大大的精神病。后来请来一位道士替他治病,道士用了催眠术,终于让玄宗与杨贵妃在虚无缥缈的仙山上相会。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虽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体有狐臭,因此特别喜欢沐浴。

  杨玉环的名字及其他

  《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对此,有一种不同的说法,郑嵎的《津阳门诗注》里说:“玉奴,太真小字也”。郑处诲和郑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他们的说法都有可信的理由。当然,也可能这两个名字都属杨美人,一个是真名,一个是昵称。

  管杨贵妃叫什么,那个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欢。说他是老男人,一点不假,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氏才22岁,而他已经56岁了。老是老点,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够为所欲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么,而且也不管她嫁没嫁人,甚至都不考虑她嫁的是自己的儿子,只要他喜欢,便一定要夺过来。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仪体规制)也都是皇后级别。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angyuhuan/20272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