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晏殊词的生命意识

晏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论晏殊词的生命意识

  [摘 要] 晏殊词清丽淡雅,温蕴秀洁,但雅致里不乏闲愁,和婉中满是嗟叹。他愁人生无常,生命短暂,他叹离多会少,欢娱无多,处处透露出无可奈何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晏殊;生命意识;及时行乐

  人为何而活?人活着的意义何在?当你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就已经表明你开始在探索生命的意义。生命意识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它是指人对自身存在的审视,关注的是人在世界中的存在状态,人生的归宿和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人生的执著和对与生命痛苦的超越”[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生命的叩问与探索,从未停息。这种对自我、对自然的认识的深化,是人自我意识的觉醒。生性敏锐细致的北宋词人晏殊,以一本《珠玉词》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叹,表现出高雅脱俗的士大夫情怀,真实再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敏锐体验和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一、时间的流转唤起生命意识的觉醒

  春花秋草,春荣秋凋,时节流转,在常人眼里,这是理所当然的自然规律。“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劫,心亦摇焉”[2]。人世间一切生命何尝不是如此,花草树木的荣枯变化与人的生死经历是那么的相同,生存与死亡是人类永远也摆脱不了的一个神秘而深奥的问题。思维敏捷、感受细腻的晏殊更是从中发出了时间永恒、人生短暂的深情喟叹。

  阳和二月芳飞遍,暖景融融。戏蝶游蜂。深入千花粉艳中,何人解系天边日,占取春风,免使繁红,一片西飞一片东。(《采桑子》)

  阳和二月,大地春回,暖景融融,戏蝶游蜂,千花粉艳,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可是,词人深知,盛极必衰。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里,词人体会到了春之美、春之乐。但这瞬间的美的享受的背后,却是时不我待的哀愁。

  类似的词还有: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踏莎行》)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浣溪沙》)等等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春天是生命与希望的季节,然而,春光一去如流电,风雨过后,繁花落尽,就如同人生,青春易逝,人生易老,怎不让人惜之、伤之?

  在《珠玉词》中,生命意识的觉醒主要体现为个体生命的自我观照,春景尚且使人惆怅伤情,对于秋景,词人更是纠结于其中而长叹人生无常。

  重把一樽寻旧径,所惜光阴去似飞,风飘露冷时。(《破阵子》)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旧黄叶西风。(《清平乐》)

  春来秋去,时间不等人。秋天,风飘露冷,落木萧萧,多少有机生物已在秋天终结了生命,开始了下一个轮回。这季节的兴替,时间的流转,不禁唤起了词人生命意识的觉醒,无奈光阴去似飞,奈何光景千留不住。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之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做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木兰花》)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3]。秋天,西风萧瑟,草木凋零,无不昭示着人生暮年的来临。“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面对细微平凡的落木、归雁、西风斜日,词人读出了流年似水,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怅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anshu/3026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