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一剪梅精品教案(2)

一剪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吟咏词韵:

  明确:《一剪梅》是双调,每段有四个乐句,每句四拍,形式上与七律相近,节奏整齐。所不同的是,它的双数句被分解成两小句,每小句四字。这两小句有时意思直贯而下,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时意思或相仿或并列,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甚至可用叠韵,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前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要短一些;读后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稍长,以造成悬念,突出下句内容的重要性。从整首词来看,单数句应读得缓慢、悠长,双数句可以读得轻快短促,这就有了对比。

  四、整体感知: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试在词中找出“词眼”。

  明确:这首词的词眼是“愁”,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主要采用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两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抒写愁绪?

  明确:寓情于景 直抒胸臆

  3、请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并联系所学诗文,说说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愁绪的。

  明确:红藕 玉簟 雁 月 花 水

  五、缘景明情:

  1、“红藕香残玉簟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明确:“红藕香残”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寂寞。

  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 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跟她独守空房关系倒更为密切,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引导学生从词的主旨和意境角度分析)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词是一幅怎样的优美意境呢?分析“雁”与“月”两个意象。

  明确:“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雁”意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意象:常寄寓思念故乡,怀念亲朋的美好愿望。

  词人身处西楼,因惦念丈夫行踪,望月计算着丈夫回家的日子,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感慨雁字空回,锦书难托。感叹明月自满,人未团圆。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相思之情都萦绕于词人心头。(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

  3、“花自飘零水自流”本是秋天常见的景物,词人为什么对此格外敏感?分析“花”与“水”两个意象。

  明确: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王实甫《西厢记》: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花”:人生、青春、年华

  “流水”:时光

  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触动了韶光易逝,青春难再之感。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

  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比较鉴赏: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李白《长相思》

  明确:旧时文人所描述的思妇诗中,大多表述的是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的情结,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词人在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夫妻恩爱,互相关怀、信任,两心如一,心心相印。

  5、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明确:这相思,这离愁无法消除,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对“愁”的描写化抽象为具体,把无形的“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一“上”一“下”,加上“才……却……”的句式,令人感到愁思转移之快与难于排解。

  小结: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知人论世,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反复诵读,炼字炼句,品味语言美;

  把握意象,想象画面,鉴赏意境美;  六、布置作业: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风住尘香花已尽”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中流露出词人怎样的心境?

  2、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的表达技巧。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篇《一剪梅》教案,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ijianmei/26502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