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影视大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近段时间,被央视的一部热播纪录片《镜子》刷屏了,说的是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的故事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一

  12岁的小姑娘彤彤说:“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我们不是感染了病毒,我们是有了自己的感觉。” 这个小女孩12岁就辍学了,她的谈吐看起来与年龄不相符合,有些早熟。

  这个孩子的归宿是什么呢? 这个孩子的归宿,应该是一种非衡水式的,自主学习为主的学校。有点类似夏山学校,但没有夏山学校那样理论化与理想化,可以结合中国的现实,围绕高考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小型的新式学校应该是未来的趋势,但可惜现在教育方面的改革过于滞后,这方面的落后程度远远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还有就是家庭学校。这方面未来也会是一个趋势。我们看电影,有不少传奇性的家庭教师,比如简爱,还有音乐之声里的玛利亚,当然最传奇的是海伦凯勒的老师苏利文。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家庭教师是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了。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两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负担家庭教师的工资,这方面的爆发性增长还在酝酿中。山雨欲来的感觉。

  现在的学校教育由于垄断性,相对经济的发展过于滞后,未来也许会改进,但目前来看,改变的可能不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看考大学这件事。片中家明的父亲讲,武汉6万考生,只有3万能够升入高中,竞争比大学还要激烈。这是国家在搞宏观调控。如果不调控,大家都读大学,意味着年轻人工作的时间要推迟四年之久。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利。发达国家用学费来调节,但中国的学费相对来说比较便宜。读大学有点像福利。中国能用高学费来调节吗?不能。这样会造成阶层固化,引起工薪阶层的不满。所以在中国,大学相当于一个大福利,人人都来争,自然就紧俏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ingshi/4131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