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范仲淹《岳阳楼记》比较阅读(4)

岳阳楼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比较阅读(四)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 (3)尝于邸中为假山 为: (4)王强使视之 使:

  2.翻译句子。(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译句: 3.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4分)

  参考答案:

  1、(1)在„„之前 (2)归依 (3)建筑,建造 (4)让 2、(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我)只看见了血山,哪里(怎能)看到假山?

  3、姚坦关心百姓,敢于直言。(2分)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写照。(2分)

比较阅读(五)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 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解词

  或异二者之为 是进亦忧,退亦忧 吴玠素服飞 玠益敬服

  2、翻译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句: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译句: 3、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与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

  4、甲文中提到了“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大胸襟,也包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下面课文中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爱莲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参考答案:

  1、一向、平素。更加。

  2、文臣不贪爱钱财,武将不怕死,那样天下就太平了

  3、共同点:忧国忧民,先忧后乐。乙文所写关于天下太平的看法是甲文所未论及的。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eyanglouji/30333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