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余光中拒读《乡愁》

余光中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学课本上,孩子们可以读到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是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感应”,余光中从那时起也成为了一个以“乡愁”触动全球华人内心情感的诗人。

  在2013年与2014年的跨年之际,来海南参加2013年两岸诗会的余光中,在最后一站琼州学院讲座时,向广大学子和他的忠实读者们袒露了自己的心声……

  12月31日下午,冬日的阳光播洒在中国最南端的大学———琼州学院,85岁高龄的诗人余光中携着太太范我存沿着那条银色的校园路缓缓走来,吸引了校园里学生们的驻足,有的学生目不转睛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两位老人,有的学生交头接耳地问:“这就是余光中吗?”等缓过神来,已有不少学生拿着余先生的诗集前去索要签名

  余光中的

  “四度”文学空间

  这是一个可以容纳1000人的阶梯教室,却硬生生塞下了1500个人,同学们有的站在阶梯上,有的两人挤在一个座位上,有的蹲在讲台前面,最后排的学生甚至踩在凳子上,还有的堵在门口。大家盼望着,盼望着。

  下午2时30分,从门口传来急促的通风报信:“来了,余光中来了……”紧接着,坐在前排的学生站起来张望。

  “哗……哗……”一阵阵热浪般的掌声涌来,一名工作人员挤过人群在前面开路,身材瘦小,但依然神采奕奕的余老先生慢慢地跟在后面挤过人群,临上台前还差点摔了一跤,被围在身边的同学们马上扶住了。

  等余先生坐定,全场又响起潮水一样的掌声,一浪接着一浪,足足持续了2分多钟,最后在余光中不断地双手示意感谢后才停止。

  “中国人讲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我无能可以立功,但对‘立言’却比较感兴趣。”一番开场白后余光中毫不讳言地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忱。回顾一生的创作历程,他将自己的文学创作空间称为“四度”文学空间,而支撑这四度文学空间的,则是他用一生孜孜经营的四种文学追求: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

  余光中坦言,他一度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意思是诗歌是自己文学创作的主要经营对象,而散文则是副产品。但没想到的是,更多人却对他的散文表示更多的好评,于是他后来就改变初衷,把诗歌和散文当成了自己的两只眼睛,双眼并用,从此更加立体形象地看事物,看人生。

  对于四种文学追求,余光中表示拥有同样的兴趣,并不存在偏爱哪一种。而在他的四度空间中,这四种文学追求也时不时相互碰撞,时不时打破了相互之间的文体界限。他的作品中文体界限的“模糊”也时常会引来不少评论家的质疑和批评,“诗歌中有散文的影子,散文中有评论的态度”,但余光中开诚布公地表示,他对于这些批评和质疑并不十分在意,对他来说,只要文字言之有物便可,并不过分追求文体上的条条框框。

  “从高中开始写诗,开始写旧体诗,然后转为新体诗,后来受到民国初年新月派整齐的格律诗影响,再后来进入大学读外文系,对浪漫主义的风格也有所吸收。到台湾之后,又受到现代诗的影响……”余光中的丰富经历,让他成为一个兼容并包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和翻译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guangzhong/3167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