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鱼我所欲也》优秀公开设计教案(6)

鱼我所欲也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质疑法3.鉴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品味《孟》散文的语言特色;古今对读,品评孟子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教学步骤]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wosuoyuye/32127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