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山色空蒙《雨巷》奇(3)

雨巷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其次,《雨巷》的朦胧美体现在它包含了多种情绪内涵

  在诗的表面层次上,诗人抒写的是孤独惆怅的抒情主人公希望逢着一个纯洁美丽而心怀愁怨的姑娘而终不可得的失望、哀怨的情绪;在诗的深层次里,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某种理想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无法实现的苦痛愁怨;而在诗的更深一层里,读者还可以感受到包括作者在内的一部分曾经热烈响应革命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下所产生的理想幻灭的痛苦、失望和彷徨的情绪。

  第一,“爱情说”。戴望舒写《雨巷》时22 岁。这个年龄对爱情充满了浪漫的憧憬。写《雨巷》时作者正值初恋,恋上了一个不爱他的人,或许这才是《雨巷》凄婉迷茫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可以理解:《雨巷》是作者在追求施绛年时写下的爱情心迹。

  第二,“政治说”。我们可把《雨巷》作为一首政治诗来解读。《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第三,“哲理”说。我们可把这首诗看成作者寄寓人生理想的哲理诗。 “雨巷” 既可指漫长的人生道路,也可包容巨大的时空,可把“我”想成在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者和徘徊者或跋涉者,那“丁香一样的姑娘”或是作者的希望,亦可是某种成功,它总是在“我”不断地追寻中,不断飘来,而这又并非“我”所真正渴求和向往的,蕴含着“我”有更远更高的追求,不断地争取梦想的目标,而又不断寄托新的希望,这就是一种永无止境的人生追求,对这种理想境界的追求,又体现了作者对灵魂自我救赎的努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xiang/26498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