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评《雨巷》意象美(2)

雨巷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的色彩,抒情主人公“我”也有悲剧的色彩——追求那种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丁香”是用来比喻姑娘的意象,而“雨巷”是“我”和“姑娘”相会的地点或言是环境,在这里,“我”所期待的“姑娘”是心灵美丽、外表妩媚,但难以找到。

  人的一生,要走过极其漫长的道路,路过许许多多迥然不同的风景,或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或凄风苦雨,月落乌啼。戴望舒的人生,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终于于苦咸的海水中,诞生了最美丽的珍珠,这颗珍珠,就是《雨巷》。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苦难的呼号,现实、梦想,都深藏进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如夜之浑融。他也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众所周知,《雨巷》是美的。但是,这美从何而来,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首诗就是一种心情,一个故事,雨巷讲述了在一条狭窄阴沉的雨巷中徘徊着一位独行者,他遇到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中表达感情色彩的词语很多,比如寂寥、哀怨、彷徨、冷漠凄清、凄婉迷茫、惆怅。这些表达负面情绪的词怎么会让一首诗歌具有动人心魄的美感?所以说,雨巷的美不是一目了然的美,它美得含蓄,美得忧伤,甚至饱含着矛盾。本文尝试从意象的角度,来分析雨巷含蓄的,在矛盾的碰撞中绽放的充满中国古典意味的美感。 一、何为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即事物)。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营造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情景,即意境。黄鹂、白鹭、柳林、青天这些承载着诗人情感的事物,就是意象。  同样,《雨巷》中的意象有好几个,但本诗的美是通过两个主要意象自身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和碰撞来营造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xiang/7484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