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寓言》教学设计

寓言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寓言》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寓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寓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的意思。

重点难点

  能结合自己得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

  动物面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狐假(Jia)虎威(Wei)。

  2.写课题:课题中有三个是生字,你愿意来写哪个?

  3.过渡:小朋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茂密的大森林,走进动物的王国。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4.“狐假虎威”不光是这篇课文的题目,还是一个成语呢,你理解吗?

  二、学文。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课文,看看狡猾的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文。要求: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又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为什么?()的老虎()狐狸

  (2)同桌分角色读文;自由练读;指名读。

  (3)老虎啊,让我采访你一下,当你松开爪子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过渡:老虎啊,其实你心里想什么,狡猾的狐狸早就知道了,为了让你彻彻底底地相信,它趁你发愣的时候,早就又想好了一个妙计。

  2.学习第6~8自然段。

  (1)自由读第6自然段,指名读(扮演狐狸的学生读)。

  (2)引读:老虎跟着……(第7、8自然段)

  (3)课文中这个情节写得非常好,老师还想请小朋友来表演呢!

  (小黑板出示)

  表演前的准备:

  ①想一想: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兴趣?

  ②找一找、读一读:划出描写你感兴趣的那个角色的句子,并仔细读~读。

  ③试一试:试着演一演,你想怎样演好这个角色呢?

  (4)请学生分角色表演。(狐狸、老虎、小动物)请学生评价。

  (5)神气活现的狐狸,半信半疑的老虎,顺利逃脱的小动物们,如果我再给你们一次表演的机会,你最想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你现在的心情呢?小观众们,现在老虎还是摸不着头脑,你们是观众,是旁观者,请你们来告诉老虎真相,帮它拨开疑团吧!

  3.学习第9自然段。

  (1)引读:老虎受骗了。狡猾的狐狸……

  (2)学到这里,“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你理解了吗?

  三、说一说。

  出示图1(狐狸)、图2(老虎)、图3(作者)

  小朋友们,你最想对它们中的谁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狐狸(借)老虎(威风)吓跑(野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图片(这是一只河蚌)。

  问:被暖暖的太阳照着,河蚌会有怎样一番感觉呢?

  也许它会说什么?谁来演河蚌?交流。

  (可这时,来了只鹬)出示。

  问:鹬?河蚌?分别想什么?指名学生说。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演:合壳(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问:这时候的河蚌……(速度、力度——心理如何)

  2.这是故事的起因,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录音。(提醒:注意,听仔细了)

  3.打开书本,看完这部分内容,先自由读,要求试着复述。

  4.学生试讲。(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大声点)

  评价:提点意见,优点也行。

  二、第2、3自然段。

  过渡:鹬和蚌之间的这场争斗,会如何发展?

  请看第2、3两段中鹬蚌之间的一段对话。

  1.自由读。

  2.简单说说故事如何发展?(互相争执)

  3.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再请同学读。提醒:加表情。

  (动脑,怎么读才有味道)

  4.说说此时鹬蚌之间的局势?

  (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相持、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哪个人配合角色朗读。

  (前后、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请一对搭档分角色读,为了体现故事的完整性,再请一位同学做旁白。

  (可喊暂停,提醒:注意语气,表情,要进入情境)

  7.评价。

  8.课后也可通过表演,复述故事。

  三、第4自然段。

  过渡:鹬蚌互相争持,所导致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1.录音范读。

  2.回答:鹬蚌双方——筋疲力尽。

  板书: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3.揭示寓意:这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四、总结。

  1.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些什么?

  2.交流

  五、发挥想象。

  1.鹬和蚌贝渔夫抓住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2.交流。(或可先同桌讨论)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

  鹬蚌渔翁得利

《寓言》教学设计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3.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学会阅读寓言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伊索寓言,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理解寓言

  1.什么是寓言呢?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2.揭示课题。

  二、认识伊索和伊索寓言的特点

  1.简要地介绍伊索。

  2.简要地介绍《伊索寓言》。

  三、初学《伊索寓言》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读准文中的生字,从文中找出三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2.交流三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四、精读《伊索寓言》

  1.指名读课文,思考:在这三则寓言中,你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交流。

  (1)《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

  A.什么是无能为力?

  B.哪些语句能说明它无能为力?它可能想了哪些办法?

  C.齐读寓意。

  (2)《牧童和狼》中的牧童:

  A.“一贯”是什么意思?从什么地方能看出他一贯说谎?

  B.两次大叫有什么不同?指名朗读。

  C.为什么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是不是这些人见死不救?

  D.齐读寓意。

  (3)《蝉和狐狸》中的蝉:

  A.蝉聪明、机智、善于观察,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找出有关句子。

  C.我们学过《狐狸和乌鸦》,故事里的乌鸦会受骗,而《蝉和狐狸》里的蝉却没有受骗呢?

  3.说说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五、拓展阅读,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1.结合本课和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概括《伊索寓言》的特点。

  2.在你读过得伊索寓言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

  3.读故事,补充寓意。(《贼和他的母亲》《大力士神和车夫》《池边的鹿》)

  4.再读寓言,体会写法

  伊索寓言里有几则故事,请同学们认真读,说说你的发现。

  寡妇与母鸡

  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

  这故事说明,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苍蝇与蜜

  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叼着肉的狗

  狗叼着肉渡过一条河。他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还以为是另一条狗叼着一块更大的肉。想到这里,他决定要去抢那块更大的肉。于是,他扑到水中抢那块更大的。结果,他两块肉都没得到,水中那块本来就不存在,原有那块又被河水冲走了。

  这故事适用于贪婪的人。

  读了这几则故事,你有什么发现?

  六、总结

  七、布置作业

  阅读整本书——《伊索寓言》

  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狐狸 时机不成熟

  牧童 一贯说谎 无人相信

  蝉 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yan/395577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