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再别康桥》展示课点评材料(2)

再别康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丰富的背景资料的运用。可以看出,丁老师课前进行了大量查阅资料的工作,并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他的追求——爱、美和自由:读诗歌第一节,虔诚的学子就像是与老友道别,又不知何时再能重来。他的情结——一辈子难有的属于康桥的幸福:两个暗喻,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成“夕阳中的新娘”是将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浸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使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作者与康桥俨然成为一对情侣,诗人极其所能赞美它,也不能赞美其万分之一。他的寻梦——眷恋着的深情:诗人翻出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这几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这是诗人全诗的感情爆发点,面对如此美好的康河夜,作者想放歌,因为只有歌声才能表达出作者此时的心情,但是他又顿时哑口了。他的梦之破灭——丑陋的现实:诗人欲歌而不能歌,一如诗人想留而不能留的矛盾心境,让人扼腕,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呢?作者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对诗歌的认知,丁老师将它们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起伏之势,也让我们看到一位追求美的作者。

  丁老师也比较注重突出诗歌教学的特点,关注到课堂教学的诗意。丁老师在每一步的欣赏,都用到了很美的诗话语言。例如:“我看到河畔的金柳,被夕阳渲染上独特的金色,像一个盛装的新娘,倒映在康河中,潋滟波光,煞是美丽。”诗样的语言,本身对学生也是一种美丽的浸染,学生被激发出阅读的兴趣,找到“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满载的星辉”读出了款款深情。我们看到了一群追求美的学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aibiekangqiao/5805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