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析曾巩的书论与文风(3)

曾巩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欧公更欲足下少开阔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

  他告诉王安石,欧阳修看了你的文章,认为你的思想还不够开阔,不够深刻,不要自己生造词语,也不要模拟前人。孟子、韩愈的文章虽然很高明,不必模拟他们,顺其自然才好。这个转达。一方面说了曾巩的直率;另一方面也告诉王安石,欧公的话我是理解了,你的文章有毛病,我的文章也有毛病。我们要虚心接受教诲,共同进步。的确,在欧阳修的学生中,曾巩接受的疏导最多,进步也最大。为什么欧阳修看中了以曾巩为代表的、以“奔放任气”为风格的这样一批青年作家了呢?因为欧阳修清醒地意识到:要反对唐末五代以来的轻糜妖冶的文风,要遏制“西昆体”的蔓延,要打击“太学体”,这种“盛气”是最有力的拳头。

  同时,欧阳修看到了这批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学习前人还很幼稚,艺术功力和学养不足,文章表面上以“气”胜,但缺乏底蕴,缺乏内在力量。欧阳修谈了他对这批青年作家疏导的方法:

  “其文辞曰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

  这些青年人的文章每天都有长进,就像汹涌的水推出高耸的山峰,我要打磨掉他们的盛气,勉励他们思想的开拓。事实证明,曾巩后期的文章,在欧阳修的教导下,开始由盛气走向平实,内涵深厚,外柔内刚,反而更具令人折服的内在力量。欧阳修主持嘉二年的科举考试,出的论文题目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先是梅尧臣发现了一篇好文章,拿给欧阳修看。这篇文章写得纵横恣肆、天才灿然,欧阳修赞不绝口,但思来想去,他觉得应该是曾巩写的,为了避嫌,忍痛把这篇文章放在第二,等拆开试卷才发现,这个考生叫苏轼。可见,曾巩前期创作的以“气”胜的文章,给欧阳修留下了何等深刻的印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enggong/2825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