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张爱玲作品《半生缘》论文(3)

张爱玲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半生缘》中很少有人是真正幸福的,曼桢最后的发问,更让人感慨万千。祝鸿才是个好色的投机商,正是他的好色导致了整个故事的转折,但他并非真正的策划者,真正的策划者是曼桢亲姐姐,想借妹妹拴住自己丈夫的曼璐,这是整个悲剧故事的开端,而当曼祯被囚禁后,整个小说中的人物命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出现了一幕幕爱情的悲剧。首先是并不相爱且互相排斥的世钧与翠芝结婚,然后是爱着爱翠芝却又远走他乡的叔惠,另外曼璐也没有通过曼桢留住丈夫,并且在疾病与深深的自我谴责中死去,而曼桢虽然嫁给了祝鸿才却完全是因为母爱,虽然祝鸿才得到了曼桢,但同样压抑苦闷,每个人都体现出悲剧人物的色彩,整个故事无幸福的爱情与婚姻,一切都充满了悲剧的因素,表现了人生历程的艰辛与悲哀,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奈。尤其是故事中曼桢和世钧的分手,给人一种对人世的无奈,这是因为他们相识的时机不对、猜疑与误会、他人的刻意阻挠以及对对方的不信任而导致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而同样有着爱情悲剧的,又岂止是曼桢与世钧,在曼璐对曼桢做出那些罪恶的行径的时候,罪恶多深也就表明悲剧多深,她从纯洁、善良、忠厚的人物性格转到刻薄、矛盾、泼辣的性格上,是对亲人的伤害,也是对自己生命尊严的摧毁。她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本想组茶淡饭的过一辈子,没想到祝鸿才发了财,并且心思早不在她身上,她需要去借自己的亲妹妹去挽住这个男人的心,她的爱情悲剧伤害的不只是她自己,还有最亲的人。

  “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这是流传甚广的张爱玲的美学宣言。她的美学之所以被称为“苍凉美学”。但实际上在她的笔下是写不出悲壮的,有的只是无止无尽的悲凉而已。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hangailing/3574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