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朱自清《荷塘月色》导学案(附答案)

朱自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朱自清《荷塘月色》导学案】

  【预习导学】

  【预习指要】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认识“通感”的修辞手法,体会“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关于“通感”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huziqing/734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