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醉翁亭记》教学导案(2)

醉翁亭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 听读,带感情,谈感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写的“乐”的主要内涵。

  在疏通了文章的意思之后,我们的“绊脚石”也搬了,下面我们带着感情听课文录音,并请同学们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

  (1)、太守以何而乐?

  有说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等等。

  那么这山水之乐在欧阳修笔下是如何描述的?有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12个字就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由于早晚不同,作者运笔色调、气氛也不同。太阳出来了,树林中的雾气消散了,感觉宁静、清新;云聚拢了,山谷洞穴昏暗了,感觉一片阴沉,这就是变化之美景啊!

  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这里写到春季发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苍翠的绿树,秋季洁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头。一切都那么恬静简朴,淡雅自然。“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前句使人恍如既看到空气中闻到了鲜花的幽香,后句则使人象在酷暑烈日当空时置身于横柯上蔽的浓荫之中,顿觉凉爽。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来读读。

  下面我们来看宴酣乐:那么这太守的酒宴有什么特点?所有宴会上的原料都是就地取材,十分简朴;而且场面气氛热闹、和谐。

  你为太守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和游人们一起置身于快乐之中,这叫做与民同乐。

  说到这个游人,除了和太守一起喝酒的宾客,还有哪个城的游人?文章中是怎么写的?“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咱们先一起读读。这么爽的游乐。那么

  (2)、从滁人游这一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滁州城的百姓时怎样的一种生活状况?(太平、安定、幸福),散文中描写了在年事已高的太守管辖下,众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太守自己生活的一个片断,呈现的是一派闲适快活、安详和平的景象,而这些都是欧阳修的功劳,因为他作为太守励精图治,政治清明,让百姓轻轻松松做人,自己也痛痛快快潇潇洒洒地做官,于是整个滁州城境内一时大乐,乐翻了天,我们来看文章最后一句: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谁能如此轻松地把滁州治理得这么好啊!除了我庐陵欧阳修还有谁呢?哈哈,我欧阳修既是文人又是好官哪!

  所以他还有更深层的一份快乐,那就是因自己政绩而乐。

  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这里的“每”是常常的意思,“了”是解决的意思。

  小结:这似乎是一个多么快乐的欧阳修啊!享受着这么美的山水,感受着这么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至于他醉了,其实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困此点到了全文的核心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走进太守:(背景插入:欧阳修写本文时只有39岁,被贬前曾任朝庭的四大谏官之一,欧阳修等人一声奏言,对上至宰相的所有官员都可提出罢免官职等军政大权。当时欧阳修满腔热情支持新政,虽然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人家皇上不听哪,把欧阳修贬了,被贬后落去朝庭职位,贬谪安微滁州。滁州地处偏僻,内心才华无法施展。)

  现在我们静下心来,太守欧阳修在乐的同时,字里行间有没有流露出太守别的情绪?请你从文中找到这种情绪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为何以39岁号“醉翁”,隐藏了他对岁月磋砣的感慨,酒成了他解除烦忧的良药,醉成了他忘却失意的方式。以“醉”自号,实则是感慨功业未建、韶华已逝。

  B、苍颜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乐中含悲,当时他政治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所以心力憔悴,苍颜白发。

  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这什么要在“醉”的时候“同其乐”,为什么醒了就只能用文章写写乐事?(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把滁州城治理得政治清明,反衬出太守的大材小用,但又三其位谋其政,在打理政事之后写写文章,这种自我排遣的方法,在无奈之下也算是一种乐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uiwengtingji/29880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