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文:谈苏教版国标本“单元练习”中的成语积累(3)

成语大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观察相关事物教成语

  将儿童带至现场,一边观察,一边讲解,让成语与该成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情景在儿童的头脑里挂起钩来。如教学“练习2”的成语歌“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教师就可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把儿童带到公园里,让儿童观察一下园子里的景物,说说看到了什么。教师相机出示成语,让学生结合眼前的景物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可以现场进行教学:春天来了,小朋友观察一下,大自然有哪些变化?(生:风变得暖和了,花儿开了。)天变暖和了,花儿开了,这就叫“春暖花开”。(生:柳树发芽了,地里长出了小草,杏花开了,蜜蜂忙着采蜜……)你看,公园里到处都可能看到春天的景色,这就叫“春色满园”。春天的景色好看不好看?(生:非常好看。)春天的景色很好看,非常美,这就叫“春光明媚”。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热闹呀!春天的气氛多浓呀!这就叫“春意盎然”。

 四、凭借语言环境教成语

  有一些成语歌,几个成语意思连贯,很像一首四言小诗。教学这样的成语歌,不要孤零零地解释四条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教。要让学生一边读成语歌,一边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像,力求进入成语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去。读的时候,也不要觉得是干巴巴地念四个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读,要一边诵读一边在头脑里“过电影”,力求读出感情来,读出韵味来,有一种美的感受。这么一来,儿童凭借语言环境,就能意会到这四个成语的意思。

   如第3单元的成语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教。四个成语,语意连贯,一气呵成,表达了一个中心:抱定一个宗旨,只要坚持不懈,顽强不息地干下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教学时,教师可联系《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帮助儿童理解成语歌的大致意思。(关于“愚公移山”,教师可以简单地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让学生把它当作一首四言小诗来诵读。要读得铿锵有力,要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读出来。成语歌的意思明白了,四个成语也就自然理解了。

  我们将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成语编成成语歌,就是为了便于儿童记忆。心理学家乔治.米勒经过多年对记忆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块”的新概念:“人们的记快具有块状结构。人记忆某件事物,总是跟与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信息一起,以整块形式来记忆的。”(见张光鉴《相似论》100页)以韵语的形式来记忆成语是符合“块”的记忆机制的。教成语歌的重头戏是“读”是“背”,每一首成语歌都要让儿童熟读成诵,烂熟于胸。因为非如此就不足以形成牢固的积累。有的老师教成语歌,不要求儿童读,也不要求儿童背,只是要求他们查查成语词典,把定义记在书上,这就难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大家都见过牛儿吃草。它饿了的时候,便大口大口地将草料吞下去。待卧到树阴下休息的时候,再将草料返回到口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儿童学习成语的过程也跟这情形差不多。学习成语歌,只是初步的了解。理解活动并未就此结束。在他日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如阅读、看电视、听广播、与别人交谈,还有可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多次与这些成语见面。每接触一次,他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就深入一步。渐渐地,这些成语也出现在他自己的笔下或口中了。开始时可能用得不甚恰当,乃至用错。渐渐地,用错的越来越少,终于能用得恰如其分了。到了这个地步,成语就消化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了。论文:谈苏教版国标本“单元练习”中的成语积累]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chengyu/3309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