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3)

汉语拼音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7

  一、在活动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比方说:100以内的数,毕竟这些数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初数1000以内的数,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不同数量的种子,都在200粒左右,但每一组的具体数量又不是固定的,使猜一猜活动碰到了不少障碍,引起学生的数数欲望,怎么数呢?有一个一个数地,也有十个十个数地,最多的就是十个十个数地,因为数量比较多,如何处理这些数出来的种子,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大难题,处理好了,也就突破了难点。可真理毕竟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比较后,学生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这一真理,即100粒放一杯。

  再数1000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是想突破重、难点,但由于有了基础,学生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易好反掌,同时,这里还渗透着一种数学思想。

  三数1000以内的数,数数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还要让学生数出一些具体的数来,特别是一些转折点,尤其重要,处理不好,数数这一关可能学生就过不了,如何引出这一内容,如果随意让学生从多少数到多少,学生的数数兴趣可能不太高,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数数接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整节课,学生的活动时间最起码是在25分钟以上,且参与面非常广,就拿数数活动来说吧,要完成200粒左右种子的数数任务,没有小组成员的鼎力合作,在很短的时间是完不成的,同样,在各种猜一猜活动中,学生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真可谓:小手直举,小口常开,是问:学生不想参与,会这样吗?课堂气氛的热烈,一方面说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为这节课增添了活力。

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地处农村的小学,教学条件简陋,学校无法为教师提供教具,更不要说学生了,从哪儿寻找资源呢?我们自己身边,同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种子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特别是与现在的时令特别吻合:正值清明时节,农村里有句俗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于是在课中我将种子搬到了课堂,另外,这里也蕴含着一些哲理:有耕耘才有收获。

  课中,不少教师为我的创意所感动,课后,纷纷寻问:哪来那么多种,农村的家庭怎么会没有种子,一个人几十粒,很容易就凑齐了我所要的数目。教师惊讶于我的创意,更何况孩子们呢?

四、思考的一些问题

  1、数感的建立需要过程,需要不断培养

  教学中安排了三次猜一猜活动:第一次是在数数之前,第二次是想一个一个地数出1000,第三次是在巩固阶段。但多数学生都没猜中,为什么呢?一方面,可能是大数,学生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可能孩子们脑海中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即数感。如何培养,关靠一节课是不行的,需要立足于平时。

  2、以百作单位的突破

  教学中,这一内容花了不少时间,但始终有学生想不到一百可以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计数,他们总认为10个一堆已经够简单的,如何突破,课后我一直在思索这一问题,如果把“初数一千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拆分成两部分,先放手让学生数出具体的数量,然后讨论怎么摆最容易看出来,最后重新处理数出来的具体数量,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不过,这只是我的设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8

  本周,学校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我上的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在教学中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是教学的关键。本节课围绕一千的建构,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1000三方面来展开教学

一、建构一千

  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从而建立一个知识模型。新课程强调要让孩子们经历、感受、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为此,我制作了一个数立方体课件,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的教学方法,将1个1个地数,10个1是10,10个10个地数,10个10是一个百的旧知识呈现在千这个数之前,来唤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再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就是一千,从而引出新的知识,建立千这个计数单位。在这一个过程中,也使学生感悟到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然后让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将10板100个的小方块通过一板一板地贴,逐步地形成一个大立方体。用电脑演示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的各数之间的十进关系,这样设计把一个个旧的知识点串成了一个片,再由一个个片连成了一个网。

二、数数体验

  数数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接近整百,整十的数数时最难数。在教学中我借助了计数器。利用计数器一方面给了学生数数的拐棍,另一方面给了学生直观地解释。让学生在数数中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也是解决连续进位这个难点的切入点。我通过师拨生数,同桌互数等辅放结合的方式,在数的过程中结合对应操作来解释为什么299后边是300,509后边是510,使中下学生们也能理解掌握接近整百数的数法。

三、感受一千

  在教学中设计了感受1000粒米,用手势比画1000张纸的后度,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作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学生在活动中对1000有了深刻的体验,有助于他们建立数感。

  这在这堂课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1、在教学中语速过慢,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2、语言不够精练,缺乏专业的数学语言,在体验1000的教学环节中,对于比较1000粒米和1000粒黄豆时,用“谁多谁少”来描述,犯了知识性错误。虽然课上我也意识到了,但还是用了“面积”来描述,当然还是错了,应该用体积的大小来描述1000粒米和1000黄豆。从这一点上也看到了自身专业水平上存在很大的不足,有待继续加强。

  3、课堂教学有效评价能力欠缺。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判断及给予及时评价的能力需要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精心探索、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hanyupinyin/34344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