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火把节之歌教学反思(3)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研读课文,悟精神之美

  本篇文章的核心问题是“歌”的含义,我将这一部分视为重点和难点,符合了“重视和培养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要求,要求学生自己思考“歌”是什么意思?(即:歌颂)再进行小学合作学习,探究歌颂的是什么。这一活动是基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学生的讨论中,他们得出了一点:歌颂旺盛的生命力。我追问:“这一点是从哪里看出的?”他们回答我:从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持火把游行这些活动里看出的。”我继续追问:“那么当我们看到女性优美动人的歌舞表演和充分展现他们风姿的选美活动时,我们歌颂什么呢?”学生们窃窃私语:“美”。

  我继续引导:同学们看文章内容,这一种美仅仅是外在的美吗?学生们回答:“不是,还有一种心灵美,选美要看姑娘们的身材容貌、穿着打扮,又要看她们的仪态丰采,还要看平时的道德品行,包括对待长辈的态度。”我说:“有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一同学心领神会:“对外在美、内在美的追求。”

  在教参中写道:这篇文章从火把节透视彝族的民族性:传统精神与现代人心理需求的统一。所以我认为这篇文章还歌颂了彝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精神,因此我开始引导:“彝族仅仅900万人口,但是如今依然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靠的是什么?他们1000年历史之久的火把节流传至今,将所有传统习俗都流传下来。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学生们顿悟,这是一种传承精神,作者对彝族的传承精神也进行了歌颂,接着我用PPT展示了这样一段话:“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某某总书记用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语,表达了他个人的文化理想,也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积极的能量。要求学生朗读并感悟。体现了基本理念中“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1211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