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一个苹果》的教学实录及反思(2)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生:其实,连长还很想吃这只苹果。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师:所以,干渴,不仅能从声音反映出来,嘴唇、脸色、喉咙的感觉也能反映。写得这么好,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

  (分析:在总结以上教学过程的同时,渗透一种思维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一种东西。)

  师引读:

  小蓝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小李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连长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师:防炮洞里有8个人呢,你认为还有谁也需要吃,也很想吃呢?

  生:我认为司令员也需要吃这只苹果,因为等到胜利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行啊。

  生:我认为卫生员也需要吃。因为她日夜照顾伤病员,又累又渴。

  生:我认为运输员需要吃。因为在他行军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生:我有个问题:运输员将这只苹果交给连长的时候,为什么一身尘土血迹斑斑的,他会把苹果擦得干干净净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让我们走进当时的环境中,一起来想象体验一下。

  (师:随即出示: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 。(怎么做?)。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想着, 。)

  (分析:此操练是从学生理解“运输员很想吃这只苹果入手”,让学生以课文中现有的词句为依据,展开合理的想象,训练其发散思维。)

  生:(小组展开讨论)

  生: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急忙跑过去,捡起苹果刚要吃,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想着,他把苹果放进了口袋。

  师:这位同学设想了三个动作:跑、捡、放。真好。但是,苹果怎么会擦得干干净净的?是不是有些细节也应该抓住的?

  生: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弯下腰捡起苹果,放到嘴边刚要咬,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想着,他又用袖口擦了擦苹果,把它放进了口袋。

  生: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连忙跑过去,捡起苹果,用衣角擦了擦,放到嘴边刚要咬,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想着,他拿起苹果闻了闻,又用袖口擦了擦,放进了口袋,继续赶路。

  师:同学们一个比一个想得好。这样看来,防炮洞的每个人其实都非常需要吃苹果,也都想吃苹果啊。老师的板书是不是应该改一改了?

  生:把“最”擦去,改为“都”。

  (师擦去最改为都)

  (分析:教师顺其自然地修改了板书,用一个“都”字进行了归纳总结,简洁形象。同时,揭示了至此的教学思路其实就是一种聚合思维的过程。)

  师:但是,结果如何呢?

  (随即出示: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 。)

  让我们带着这个思考,一起读读课文的二、三段.师引读二、三段。

  生: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但是苹果转了一圈,大家都没有吃。

  (师随即板书:转了一圈 都没有吃)

  (分析:此练习避免了教师的繁琐提问,让学生在读读、想想中理解,用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述出来,缩短教程。)

  生: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但是大家最后也都只 咬了一小口,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师随即板书:又转了一圈,都只咬了一小口)

  生: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但是他们觉得别人比 自己更需要吃,应该让给别人。

  生: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但是他们关心别人胜 于关心自己,互相推让。

  师:这就是战友间的关怀,战友间的深情。

  板书: 情

  防炮洞里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份情,又都被这份情感染着,都激动地流了泪。让我们也融入到这份情中去。

  (配乐,学生在心中默读,体验情感)

  生:(配乐齐读最后一段)

  师:下课。

  (分析:让学生在心中跟着音乐朗读,留给学生一份属于自己的想象空间课堂中暂时由音乐代表语言,效果很好。)执教者反思:

  从《一个苹果》的教学探究语文课创新思维的训练,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正在形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是最根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曾记得著名特级教师袁蓉在一次评课会上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让他们敢问、敢说。这是基础。”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已见。

  1.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质疑不再仅仅局限于文章字词的表面,比如这个字怎么读,这个词是何意等等,而是能够将文章的前前后后、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起来思考,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学生问:“运输员闪进防炮洞里时,全身尘土,裤子撕破了,脚脖子上也血迹斑斑。可是他拿出来的苹果为什么擦得干干净净?”我当即表扬她提得好,并出示操练,鼓励大家共同思考,解决疑问。值得一提的是,操练是备课时就设计的,而学生的这个疑问却是我始料未及的。但我觉得问题和操练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所以就自然地用上了,将教学延伸下去。

  2.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让学生各抒已见。

  课文中的有些词句,学生阅读时一笔而过,不觉得有问题,而这些地方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巧妙设疑,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学开始时的讨论中心:“你认为谁最需要、也最想吃这个苹果?”教学过程中的“干得发紫”、小李的“三看”、比较句子等环节,都体现了这一点。  在教学中,既应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又应该创设些有利于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环节,使思维训练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语文课中培养其最根本的创新能力。

  1. 训练想象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实践证明,《一个苹果》的此教时,倘若离开了积极的丰富的想象,就难于理解教材的内容,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所以,我几乎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有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理解;有让学生抓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散想象等等。

  2. 训练求异思维。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是激励其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一开始,就抛出中心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各说各的,不求同一。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既善于从各个侧面去思考问题而又使自己的观点持之有效,言之有理。其中,师生间的、生生间的不断的评价和点拨,又使思维活动中不断地螺旋形上升。

  3. 训练聚合思维。

  在教学中,我是用聚合的教学思路激励学生的聚合思维。教学开始时,几乎是每个学生都在认真阅读,在文中寻找“最需要吃、最想吃苹果”的那个人,各抒已见后,学生发现,原来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苹果,因为他们都干渴极了。同时,学生自然地发现了板书的不合理,应将“最”改为“都”。获得这个结果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成为训练其聚合思维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12213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