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授课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二:授课教学反思

  “三三式”主题教研活动,第一次执教老师上课后,我和学科组的老师们一起,重新钻研了教材,课堂上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怎样创建多维互动的有效课堂,对其重新定位思考。

  《颐和园》这篇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生动,采用了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是四年级写作的一篇好范文。所以我把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感受颐和园的美以及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采用的是自主互动的教学模式。目标定位以后,我确定了上课思路:上课伊始,由同学们交流预习效果,对颐和园有哪些了解?从而产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接下来,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点?按什么顺序介绍的?画出游览示意图?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互动,然后深入理解课文。在这一环节中,我打算充分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收到情感熏陶。我以长廊一段为切入口,作为学习方法重点指导:先找景物,再找特点,最后品词品句体会感情,在学生掌握方法后,以小组合作形式游览第二、三站,学习万寿山、昆明湖段落,目的是体现扶与放。自主互动的教学模式虽说进行了一学期,但为了使这次教研活动中充分体现我们的实验成果,真正体现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备课时我反复思考,怎样组织小组学习使小组学习有实效。对于合作学习,课程标准这样定义:“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所以,合作学习前,先让学生明确共同任务,以及自身承担的责任。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员参与,体现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为此,在合作学习前,我提出了学习要求:

  1 、自由选择万寿山昆明湖两处景点中的一处,进行小组学习。(1) 学习万寿山部分的小组思考:在万寿山脚下抬头望,看到什么?在山上看到什么?(2 )昆明湖上有哪些景点?

  2 、小组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展示方式,准备学习成果展示。课文中有以下几处训练点:(1 )描写佛香阁、排云殿雄伟壮丽的句子。(2 )描写昆明湖精美的句子。教学设计时我准备把这两处训练点在学生展示该部分的时候,进行点拨、引导感悟。学生在读悟的基础上,体会到古代园林艺术的成就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三维目标得到了落实。关于文章的结构,我本打算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掌握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可是由于教学时间不充足,目的没有达到。

  反思本节课,虽然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生生互动的局面,尤其评价时,学生之间体现了有效的互动,但也有遗憾:

  1 、给学生提供应有的指导不够,没有实现师生互动。学生在画颐和园的游览示意图时,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互动,然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我没有走进学生中间做必要指导。设计游览示意图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 、学生读书感悟的时间不够充足,在小组学习时,有的小组没有真正的投入,由于分工不明确,小组中思路快的同学,能在小组中得以交流,而思路慢的同学,还没有来得及交流,我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汇报了,给这一部分学生留下了遗憾。

  3 、知识点训练不扎实。

  教学预设小组展示时,比如万寿山的雄伟,学生可能体会不到,打算在学生展示时,引导学生读悟,体会万寿山的雄伟。还有昆明湖这处景点,课堂上,在学生展示时,是采取感情朗读法展示的,昆明湖的精美学生有一种隔靴抓痒的感觉,当时我想在此处,进行赛读的方式,然后联系“滑”字的妙用,再看图片,从而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昆明湖的静美,把学生融情于景,那么教学效果肯定是理想的。但由于个人的教学机智不够,预设的环节在小组展示时没有体现,又一次留下了教学遗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592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